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206910
大小:1.90 MB
页数:72页
时间:2019-05-11
《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学习障碍儿童第一节学习障碍概述第二节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人物介绍姓名:美美年龄:8岁智商:118学历:小学二年级嗜好:阅读故事书玩扮家家酒人物介绍姓名:强强年龄:8岁智商:120学历:小学二年级美美与强强强强很喜爱:但是...强强他不会:為什麼呢?好奇怪的強強ㄜ!了解强强认识学习障碍强强的智力正常吗?正常强强在各方面的表现都很差吗?没有他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強強~书写方面: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常写错字字体歪七扭八文法错误阅读方面:阅读速度很慢且常发生错误有跳行跳字的现象不爱阅读行为方面:注意力不集中常常掉东西及忘记带东西推理方面:对于文章的理解数学概念的理解或运用很差第一节学习障碍概述一、
2、学习障碍的概念学习障碍(learningdisability)简称为LD,指智力正常,在获得和运用听、说、读、写、算和推理等方面存在一个或多个缺陷,要达到其年龄的能力水平或教育大纲要求的最低标准,需要额外的督促与辅导甚至特殊的帮助。第一,学习困难儿童的智力是正常的,但在学校的学习中有一些特殊的缺陷;第二,学习困难儿童可能在某些特殊能力或学习技巧(如解决问题、听、说、语言、注意、记忆、写、计算等等)上有一定的缺陷;第三,上述这些能力的缺陷并不是由于生理或身体上的原发性缺陷(如盲、聋、哑、身体残疾或视力问题等)所造成,也不是由于情绪障碍、教育与环境剥夺造成;第四,这些儿童要达到一般学习水平(
3、及格水平)或达到教育大纲所要求的水平需要额外的督促与辅导,有的甚至需要特殊的教育与帮助。解释:教师如何发现疑似学障的学生.1根据以下特征可以提供线索:分心:即使是最细微琐碎、毫无意义的刺激也会打断学习。走廊上有脚步声经过,一定会抬头一探究竟。过动倾向:常常身不由己地寻求刺激来源加以反应,如用笔抠桌面、对同学作鬼脸、摇椅子、啃指甲、浮燥好动,难得有片刻的安静。手眼动作不协调:行动笨拙、无法抓住节拍,缺乏节奏感、韵律感。教师如何发现疑似学障的学生.2不确定的神经征兆:脑波异常、平衡感的缺陷、斜视、常有不自主的小动作眨眼、摇晃身体某一部位等。情绪不稳定:时而亢奋、时而沮丧;对于小事也会过度反应
4、、激昂兴奋,有时却又毫无理由抑郁寡欢。记忆力、思考力的缺损:记忆力差,无法长期储存所学的知识,昨天学、今天忘。对于教科书的内容即使念过一遍还是不知道在讲些什么。思考常陷于执着、缺乏机动性和应变能力,也经常未经思索就抢着回答问题。教师如何发现疑似学障的学生.3听不懂:对于老师的话常有听没有懂,课堂上冗长的讲解更无法理解。更别提弦外之音、反讽等。看不清:认字拼音有困难,抄写一个字要抬头看黑板好几次,朗读时不是跳字就是跳行。书写困难:字体潦草、难以辨认,仿写有困难、动作又慢,只会用有限的词汇和很短的句子来表达。计算困难:无法了解数字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不会心算;必需依赖手指或实物。寻找高危险群宝
5、宝.11.(0~2岁)容易哭闹、不易安抚,类似此种感觉上非常不好教养的婴儿,妈咪就要提高警觉啰!另外,宝宝如果有睡眠障碍,经常晚上睡1~2个小时就会惊醒一次,或是很容易就让一点点声音惊醒,且醒后需要大人摇,或是哄骗很久才能入睡。外观上,肌肉显得松软,看起来有些软趴趴的样子。吃的少、不爱吃东西,发展较同年龄幼童慢,而且不喜欢别人的碰触,被人抱时扭动不安。寻找高危险群宝宝.22.幼童期:(2~4岁)宝宝的注意力不容易持久,经常东张西望,动作显得较为笨拙,伴随有口齿不清、语言发展迟缓的现象。常因外人一点的小碰撞就十分生气,坐秋千或玩溜滑梯时感到非常害怕,并且常因食物的质的而挑食的「龟毛」幼童,
6、就很有可能是高危险群。寻找高危险群宝宝.33.前儿童期:(4岁~小学三年级)多数有学习障碍的小孩在这时期,即上幼儿园后,就会显现一些征兆。除了听、说、读、写的机会开始大大增加外,经由与其它同侪比较,也很容易发现宝宝不对劲的地方。当你的宝宝有大动作技巧困难、精细动作控制困难,如着色、剪贴、写字等,就很容易是有学习障碍。另外,宝宝坐不住,显得过动、冲动、常跌倒、爱哭等,或是社会技巧差、游戏时,时常弄坏玩具;或特别不喜欢某件衣服,妈妈就应当要留意小朋友的发展情况。认定的条件认定上有三个条件。1.差距性:指幼儿的潜能和学习成就间有严重的落差,形成低成就现象。2.排他性:幼儿智力接近正常、正常或
7、正常以上,而且没有生理或心理上的问题。3.特殊性:小朋友有特殊学习能力的缺陷,无法在正常的教学法中有效学习,需要用特殊的教法才能顺利学习。对学习障碍者的误解学障的孩子常让人误解,被认为是不守上课秩序、不专心、蓄意捣蛋,而且不用功、不爱交作业、在班上人际关系也不佳。学习障碍是属于终身无法治愈,但如果不给予适当的教育,协助他们克服困难,他们将一再地遭受挫折的打击,导致学习意愿低落、甚至中辍学业,更糟的是产生偏差的问题行为,演变成反社会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