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隐性德育课程与高校德育课程体系构建3

论隐性德育课程与高校德育课程体系构建3

ID:37174564

大小:184.3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1

论隐性德育课程与高校德育课程体系构建3_第1页
论隐性德育课程与高校德育课程体系构建3_第2页
论隐性德育课程与高校德育课程体系构建3_第3页
论隐性德育课程与高校德育课程体系构建3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隐性德育课程与高校德育课程体系构建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二○○四年第三期●教育理论与实践3论隐性德育课程与高校德育课程体系构建黄立营(徐州建筑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系,江苏徐州221008)摘要:国外课程理论专家将学校课程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类,并对隐性课程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隐性课程理论。以此理论为基础,我们也相应地将高校德育课程划分为显性与隐性两种。研究隐性德育课程的内涵和作用,坚持高校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把两种课程相统一,整体构建高校德育课程体系。关键词:显性德育课程;隐性德育课程;高校德育课程体系;构建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2603(2004)032007

2、7204国外课程专家认为,学生除了在学校安排或教师指部分;二是隐性课程就其内涵来讲,它不直接指向学科内导下从教师教课和教科书中学习外,他们还从学校的制容,属于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隐性课程是指在学校中度特征、集体生活、学校的气氛中受到影响。有计划、有除正规课程之外所学习的一切东西,是学校经验中隐蔽③意识的课堂教学有时会产生与之相反的“无意识的学习的、无意识的或未被完全认可的那部分经验。”;三是隐结果”,课程内容无形中受到社会价值体系、意识形态的性课程作为与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要求传授、过滤,学校规范、课堂纪律也渗透或折射出价值观、道德学生通过正式学习获得的学校经验

3、相对立的一个概念,观的要求。这些因素以隐蔽的、潜在的、渗透的方式作用与显性课程一起构成了学校课程体系;四是隐性课程既于学校生活中的每一个学生。体现着学校教育范围内自然影响的属性,也体现着教育的属性。换言之,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通常都是在一、隐性课程的基本内涵“非目的性”“、无计划”的自发偶然情况下发挥作用,学生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其专著《班级生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影响,但也不否认隐性课程是有一定活》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的概念时指出“:学生从学校生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学生也会有意活中不仅学到了文化知识,而且获得了态度、动机、价值识地从学校环境中

4、得到某些体验,隐性课程处于一种意和其它心理的成长。这些价值、规范,态度、动机不是从图性、预期性的状态;五是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划分也学术课程中获得的,而是经由学校的非学术方面,暗默是相对的,实际上,两者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并且互相①中、潜在中不直接地传递给学生的。”杰克逊把这种非正转化的。显性课程中潜含着隐性课程的成分,隐性课程式的文化传递称为隐性课程。随着隐性课程理论研究的中强化着显性课程所传递的经验。显性课程中包含的观深入,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众多的定义,但一般认为念,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由于连续多年的传递“隐性课程是指形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个要素,这些过

5、程,会转而消融成隐性课程;隐性课程的内容由于教师要素在学校课程中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它们被看作是的精心设计与有关方面的重视,转而可以成为显性课程一部分隐藏的、无意的甚至是完全没有得到承认的学校中的一个内容。②生活经验,但又经常地有效地对学生发挥着影响。”从隐性课程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隐性课程具有的基二、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基本构成本特征:一是隐性课程作为课程的一个下位概念,是课程根据以上理论分析,高校德育课程也可以分为显性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外延不能超出课程所规定的范围,因和隐性两种。所谓隐性德育课程是指学校通过(或创设)此,它不包括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是学校生活经验的组成一定的

6、教育环境,对学生进行一种间接的教育性经验的收稿日期:2004204212作者简介:黄立营(1964—),男,江苏邳州人。徐州建筑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系主任,副教授。3全国高等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研究”(19-053-30)之子课题。77传递与渗透。和可操作性,没有考虑制度的可行性,即忽视了学生作为依据隐性课程理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应由四个部道德主体参与的程度,以致使学生缺乏自主设计、自主学分构成:习、自觉检查、评价的习惯和能力以及自主负责的态度,(一)隐藏在各种正规显性德育课程中或各学科教学这样将会削弱学生道德行为的自觉性与持久性。高校学中

7、被忽视的隐性德育因素。生出现的与学校各项规章相悖的现象,既不反映学生认课程理论研究者指出,学生思想品德的学习一般包知水平问题,也不属于道德品质问题,而是一个心理问括两种形态:一种是通过专门的(有计划、正规的、显性题。如果那些经过他们参与讨论并自主选择了的学校规的)学习任务获得学术性知识(如“两课”),但学生从这些章在获得心理认同后,应该会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并课程中“学会”或“获得”的并不一定就是这些课程的设计选择相应的道德行为。者与传授者所预期的结果;另一种是学生无意识地获得(四)以文化、心理内容为特征的隐性德育课程。的非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