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168771
大小:9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1
《15.3分式方程的应用题(2)(第13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5.3 分式方程的应用题(2)(第13课时)班别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学习内容:课本P152-153.学习目标:1.能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转变成数学语言.2.能将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3.学会用字母表示数据的形式.学习重点:能将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学习难点:用字母表示数据的形式.一、学前准备:1.填空.(1)时间=. (2)工作时间=.(3)顺水速度=________+________;逆水速度=_______-________.2.用代数式表示
2、下列各个量.(1)甲与乙的和等于60,设甲为x,则乙为________________.(2)甲比乙提早20分钟到达;设甲为x分钟,则乙为________________.(3)甲的价钱是乙的3倍。设甲为x元,则乙为________________.(4)一辆汽车行驶千米用小时,它的平均车速为______千米/小时;一列火车行驶千米比这辆汽车少用1小时,它的平均车速为______千米/小时.二、探究新知:(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3.某列车平均提速km/h,用相同的时间,列车提速前行驶km,提速后比提速前多行驶km,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
3、为多少?分析:(1)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哪些公式?_________________.(2)怎样设未知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哪句话是用来列方程的等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设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为km/h.路程速度时间提速前s提速后根据题意,得 检验:答: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km/h.总结:(1)问题中出现用________(如:v,s)表示已知数据的形式.(2)问题中v,s是已知数,根据它们的实际意义可知,它们是___
4、__数.(3)表示问题时,用字母不仅可以表示未知数量,也可以表示已知数量.师生探究·合作交流4.例1 甲、乙二人做某种机器零件.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做6个,甲做90个所用的时间与乙做60个所用的时间相等.求甲、乙每小时各做零件多少个.分析:(1)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哪些公式?_________________.(2)怎样设未知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哪句话是用来列方程的等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乙每小时做零件x个,则甲每小时做零件______
5、__个.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甲90乙根据题意,得检验:答:甲每小时做零件________个,乙每小时做零件________个.5.例2 一个圆柱形容器的容积为Vm3,开始用一根小水管向容器内注水,水面高度达到容器高度一半后,改用一根口径为小管2倍的大水管注水,向容器中注满水的全过程共用时间tmin,求两根水管各自的注水速度.(提示:要考虑大水管的进水速度是小水管进水速度的多少倍.)分析:(1)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哪些公式?_________________.(2)怎样设未知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3)哪句话是用来列方程的等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因大水管口径是小水管的2倍,所以大水管的横截面积是小水管的4倍,则大水管注水速度是小水管注水速度的4倍.解:设小水管的注水速度m3/min,则大水管的注水速度______m3/min.容积注水速度时间小水管大水管根据题意,得检验:答:小水管的注水速度_____m3/min,则大水管的注水速度_____m3/min.三、学习体会: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惑?2.预习时的疑难解决了吗?四、自我测试:1.甲、乙两人分别从距
7、目的地6km和10km的两地同时出发,甲、乙的速度比是3︰4,结果甲比乙提前20min到达,求甲、乙速度.2.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30km/h,它以最大航速沿江顺流航行90km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km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3.今年我市遇到百年一遇的大旱,全市人民齐心协力积极抗旱.某校师生也活动起来捐款打井抗旱,已知第一天捐款4800元,第二天捐款6000元,第二天捐款人数比第一天捐款人数多50人,且两天人均捐款数相等,那么两天共参加捐款的人数是多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