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生活中的道理教学设计

发现生活中的道理教学设计

ID:37161002

大小:1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9

发现生活中的道理教学设计_第1页
发现生活中的道理教学设计_第2页
发现生活中的道理教学设计_第3页
发现生活中的道理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发现生活中的道理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发现生活中的道理》教学设计萝北县第四小学崔艳梅教学目标:1、写清楚自己遇到的一件事情和对这件事情的看法。2、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思考,能够发现平凡生活中蕴含的道理。3、学习修改习作的方法,独立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重、难点:选择自己遇到过的一件事情写下了,写清楚自己的看法。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第五单元我们已经学习完。本单元的主题是“相互联系”,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两篇主体课文《桃花心木》、《美极了与糟透了》和两篇阅读课文《韩信巧布背水阵》、《寓言两则》。内容涉及古今中外,题材广泛。但这四篇课文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通过一件事让我们明

2、白了一个道理。这节课,我们就进行这方面的写作练习——习作五:发现生活中的道理。(板书课题)二、习作指导1、出示习作要求:请同学们把语文书翻到82页,先自由读一遍习作指要。(生读)2、指名读习作要求;谁愿意再把习作指要读给大家听?3、学生总结习作基本要求读了习作指要,你能概括出这篇习作有哪些要求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写一件事、写清楚看法、题目自拟。师:这是一篇话题作文,写作范围比较宽松,题目自拟,内容,就是写一件事,并写出这件事的看法。这篇作文难写吗?(不难)。写一件事情,习作中对这件事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生:亲耳听到、或者亲眼看见,或是亲身经历的事。师:用一个词

3、概括那就是——真实的事。内容真实是记叙文的生命保证,那些胡编滥造的所谓的感人故事只会让读者心生厌烦,因为那里面没有真实的体会,只有虚假的谎言。那是不是就是说,所有的真实的事件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吗?不是。那我们所选取的事件应该是什么样的事件——典型事件。不是所以的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可以作为写作的基本材料,我们要从记忆中筛选出对于你来说最具代表性,最有意义的一件事,也就是你们所说的典型事件。板书:典型事件如果老师让你们写一篇助人为乐方面的文章,你们多数会选择什么事件来写,——帮老爷爷拿东西、扶老奶奶过马路。真的被老师猜中了。这是老师最担心的问题。你们说的这这的事件是不是真实

4、的呢?是,在助人为乐的文章方面也算得上典型,但是,它还是存在很大的不足,写的人多了,看的人就烦了。饺子虽然好吃,但是天天吃也会腻的。怎么才能让我们文章受欢迎呢?(写与众不同的,写有自己风格的,有自己个性的。)所以,除了真实,典型外,我们要写的这件事还应该是新鲜的,也就是选材要新颖。有的同学说,老师,我也没经历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啊,错啦。老师没有非让你写轰轰烈烈的大事,而且,在我们这个年龄段也很少经历大事,只要是生活中的曾经对你有过触动的小事就可以,从小事中也可以悟出大道理,这也是老师提倡的以小见大。对于这件事,老师说了这么多,在你的记忆中,有没有这样的事呢?一会让你动

5、笔写时,你想写什么事?(学生自由说)选定要写的事件后,就应该按照记叙文的要求去写。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为了表达的更生动,可以恰当的使用各种描写和修辞方法,合理的分段。这个老师就不再细说。事件写好后,我们就要写清楚对这件事的看法或是从这件事中悟出的道理。既然是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或体会,那就一定是发自你内心的真实的想法,别人的感受再深刻,写的再华丽,搬到你的文章中来,那也不是你的感受,那只是空洞的口号。只有最真实的,才是最感人的。板书——真情实感我们写事件写感受,不单单是为了表达我们某一时刻的感受,更重要的是也能够使读者共鸣和思考。比如说:你前些天做了

6、一件事,事后很累,你说:做了这件事我好后悔,我为什么这么傻,帮助老爷爷拿东西,累得我腰酸背痛的,以后我再也不做这样的事了。这样写好不好?我们写作文,尤其是写这篇作文——发现生活中的道理,这个道理一定是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板书:积极向上。以事悟理,重在写理。事要真实,理要深刻,给人启示。(板书:给人启示。)事我们已经知道如何写,理我们也懂得怎样悟。对于这篇习作,在你的心中,是否也已经有了大概的轮廓了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先把你要写的内容想一想,然后在与同学说一说。最后我们请几位同学把你的文章的雏形与大家一起分享。开始吧。学生自由说。三、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教师提出要求,认真聆

7、听,用心体会,给予正确的评价。四、学生读文,教师适当点拨。板书设计:发现生活中的道理一、写一件事典新颖真情实感二、写清看法积极向给人启示三、题目自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