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朗读法教学案例

文言文朗读法教学案例

ID:37147778

大小:37.6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19

文言文朗读法教学案例_第1页
文言文朗读法教学案例_第2页
文言文朗读法教学案例_第3页
文言文朗读法教学案例_第4页
文言文朗读法教学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朗读法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言文朗读法教学案例《兰亭集序》教学设计李莎学情分析《兰亭集序》是人教版第三册课本第四单元的课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接受人类文明的洗礼,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陶冶性情,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而王羲之为《兰亭集》(诗集)所作的序文,既是书法瑰宝又是优秀散文。从文字上看,篇幅不长,内容并不艰涩,全文由兰亭集会的盛况到抒感悲怀,再到作序目的,由叙到议,一气呵成,从思想上看,在东晋崇尚虚无的玄学之风的社会背景下作者提出生死问题,其意义值得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去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主要重视解词释义,忽略了诵读,忽

2、视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而诵读本身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读”,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再者,《兰亭集序》不仅是一篇文言文,更是一篇上乘的散文佳作,所以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文本观点的分析评价能力。鉴于上面所说,我把这篇文章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定为:1、通过四步诵读法,理清文章思路,提高诵读能力。2、深入分析,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有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2、通过四步朗读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教学方法1、诵读教学法。初读,读准字音;再

3、读,读懂句意;三读,读出感情;最后读出心得。让每一遍读书都有收获。2、分析讨论法。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分析理解本文貌似消极悲观实则积极的人生感慨。教学过程1、导入浙江绍兴的兰渚山是个美丽的地方,相传越王勾践曾在此种过兰花介绍兰亭集会再到《兰亭集序》,并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这样的导入不仅有历史内涵而且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同时可以使学生从“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找寻中国古代文明的足迹。尽管由于作者所处时代的影响文中可能有一定的消极因素但授课中一定要使学生明确作者悲叹但不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人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如

4、苏轼、曹操。积极引导学生珍惜时间,追求理想。2、朗读指导一读读准字音:听录音,学生边听边纠正自己的读音和断句错误。挑选两到三名同学读,其他同学进行指正评价。..二读读懂句意:学生大声自由诵读,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掌握基本文意。有疑难的地方小组讨论解决,个别难点小组解决不了,留出各组发问的时间,疑难先由其他组帮忙解答,解答不了的老师给以引导。三读读出感情:分段读,注意把握文章的感情和节奏。师生共同合作(学生读第一段和第三段,教师读第二段),并且找出每段中概括作者的感情的一个字:板书:乐、痛、悲。教师提出问题:从文本中找到作者因何而乐,为何而痛,为何而悲?(分组讨论

5、),分析文章内容。第一段提示:王实甫《西厢记》有:“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被视为人生四大快事,那么这四大快事在文中各指什么?这样分解问题提问,降低了难度,更易被学生接受。板书:良辰;暮春之初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赏心: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乐事;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第二段学生概括内容:人生如白驹过隙,美好而短暂,一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于社会,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作者感慨:死生亦大矣。板书:人生苦短,死生亦大第三段内容:作者以一个哲人的眼光看问题,提出一个最朴素最深刻的

6、命题——人总是要死的。我们每活一天就向死亡迈进一步,人生短暂,千古同悲。板书:人之生死,千古同悲四读读出心得:进一步体味其人生态度。探讨:有人曾经这样讲:“作者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积极的情绪又暗含其中。”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3、齐读:品味,涵咏。这样的环节设置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提高诵读能力,而且做到步步分析紧扣文本,做到有理有据;问题探讨部分也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也可达到较好的师生互动效果。4、总结以板书收束,引导背诵。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痛:人生苦短,死生亦大悲:人之生死,千古同悲让学生谈学习感受,侧重诵读背诵是迅速

7、理解文章的捷径。5、布置作业紧扣课堂讨论,设置练笔,题为《由王羲之的“死生亦大矣”说开去》这样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巩固了课堂学习。6、设计理念“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吟诵有助于理解,有助于记忆,有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这都是为许多名人大家的成长历..程所证明了的文言文学习规律。多“读”不仅有助于理解,同时还有助于感受文章之美,使读者与作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在更深层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而且我们的教学还要引导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也能够用诗意的审美的心态去应对一切遭遇和经历。评析:《兰亭集序》是一篇上佳的文言文佳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