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 向“中国智造”转型的路径选择

中国制造 向“中国智造”转型的路径选择

ID:37136237

大小:45.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18

中国制造  向“中国智造”转型的路径选择_第1页
中国制造  向“中国智造”转型的路径选择_第2页
中国制造  向“中国智造”转型的路径选择_第3页
中国制造  向“中国智造”转型的路径选择_第4页
中国制造  向“中国智造”转型的路径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制造 向“中国智造”转型的路径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路径选择陈玉荣在全球的任何角落,市场中的商品,“中国制造”无所不在。大型核电设施迈出国门、中国造“动车组”欧洲开跑、国产大飞机C919组装下线……近日来,国人被“中国制造”的捷报连连刷屏。“中国制造”开始在国际制造业市场刮起一阵“高大上”的“中国风”。全世界都在惊呼:注意中国的崛起。同时,外资的进入中国,年以倍增,仅次于美国,高居第二;中国的钢铁产量,超过美、日的总和;世界的能源因中国的需要供不应求。国际上的所有经济专家、学者、媒体,最热门的课题,就是中国的经济,共同一致的结论:中国正在成为前所未有的世界生产中心,以生产驰

2、名的德、日,不久均将瞠乎其后。14事实上,德国已经在中国建立了汽车、电子、药品基地;最技术保密的日本已经将研究开发的基地迅速迁往中国。当然,最近的投资潮中,美国资本进入最快。这就是所谓的中国引力。中国的所以如此,关键是两个全面:人才的全面和生产能力的全面。就人才而言,不论是脑力、体力的劳动或技术人才,中国都应有尽有,而且素质远远高于其他地方,工资却远低于同等质量的其他各地,这是世界任何国家所不可匹敌的;就生产能力而言,中国过去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建立了一个全面的生产能力,农轻重国防科技的每个领域都建立起来,采用土洋结合、大小并重、先进同落后互补的方式,

3、什么都可以自己动手制造,这更是举世无双的。人才和生产能力的全面就构成了建立现代大生产基地的最佳条件。现代化的生产,已经不再是一个产品或一个领域的作业,而是跨单位、垮工种、跨行业,结合的高度组织化的综合生产。一个大型生产基地的建立,所需要的人才和相关工业涵盖面极广。中国就具备了独一无二的优势。也就是说,中国的优势,来自于过去基础的扎实,因此不只是像其他发展中国家只能提供廉价劳工的加工工厂,也不只是日本生产的程式化和局限性,而是高中低级技术、制造加工开发、上中下游的全面铺开,提供了成本效率远超于他处的最好生产环境,加上十多亿人口的庞大市场有待开发,投资者蜂涌

4、而入,成就了中国的新世纪世界生产中心地位。但是,在全球看好中国之际,唯独中国人自己并不如此乐观,所谓“盛名之下,其实难符”。经济上升是整个社会的唯一亮点,国家、社会的内部,矛盾重重,暗流汹涌。即使最发达的经济,也是问题良多:金融、农村、贫富分化、就业等问题还在继续恶化。中国人民的缺乏自信,集中表现为:中国人自上到下的眼睛,都不是自己了望,而是跟随美国动静旋转。为什么同样一个中国,会让人得出截然相对的两种展望?14分析今天中国的经济结构者都看得出问题所在:对国家而言,这是一个方向、动力、资金、市场、技术全部是外部为主,没有自我主动性的无头经济。中国经济发展

5、模式是所谓的亚洲新兴资本国家模式的放大版:建筑在依附国际资本之下,靠国际企业、资本、技术和国外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的大循环来带动本地的小循环。为了维持这个经济运作,生产利润的绝大部分是让外资获取,同时又要维持同其他生产地区竞争资本的优势,国内的工资收入被变相贬低。利润外流、工资偏低,自己的生产成果大部不能回归自己,加以生产的出路主要在美国,外汇赢余挺美元:不能变为本国投资,替美国抬经济轿子。就经济效益而言,这个经济形态,是以本国的利益,来交换外国资本的提携,暂时的捷径,长久的负担。资金、市场的两头在外,使本国经济没有自我调控发展的动力:国际市场,特别是

6、美国市场的疲软,生产立即过剩;资金的涌入,造成经济过热和投机;资金的跑出,促发金融危机。一朝经济危机的严重化,国家就要吃大亏。另外,地利、人和的提供他人的下一步,就是让外资占据本国市场的最上游,这就是新一轮外资的焦点。更为严重的,还是此一经济形态所造成的国不成国:民族久居人下,眼光向外,失去了雄心、远见和大志;国家的政策导向不在国内,而在国外,官员的重洋轻己已经成为思维方式;国际上空有大国之名,没有任何影响力、发言权,也没有朋友、盟友;国内政治、文化不见振兴愈见衰败;科学、技术没有创建、发明,抄袭、仿制、效颦成风;社会被压缩、分化,人心不满、戾气冲天。首

7、先,中国工业发展受到“双端挤压”14。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长期增长有重要驱动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工业经过长期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今,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工业大国,中国的制造业更是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随着快速崛起的新兴经济体以更为低廉的成本优势加入竞争,我国部分以代工为主的生产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这也正是东南沿海部分加工制造企业倒闭,引发中国制造业“倒闭潮”猜测的原因。与此同时,很多发达国家正在反思“制造业空心化”问题,积极推进新的制造业发展战略,美国推出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则推出了“工业4.0”

8、计划等。辽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与WTO研究所副所长姜瑞春认为,凭借强大的科技创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