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沁园春长沙教案

01.沁园春长沙教案

ID:37104883

大小:3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7

01.沁园春长沙教案_第1页
01.沁园春长沙教案_第2页
01.沁园春长沙教案_第3页
01.沁园春长沙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01.沁园春长沙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教学案——“向青春举杯”专题沁园春·长沙毛泽东一、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主题。2.赏析诗词凝练的语言,理解诗人营造的阔大意境以及诗中塑造的艺术形象。二、预习要求1.了解下列知识(1)文体知识词,兴起于隋唐,和乐而歌,始称“曲子”或“曲子词”,因句子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如《稼轩长短句》,还有乐府之称,如《东坡乐府》。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决定着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词以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58字及以下)、中调(59-90字)和长调

2、(91字及以上)。(2)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2.掌握下列字词的音形义。橘子jú百舸gě怅寥廓chàngliáokuò携手xié峥嵘zhēngróng遒qiú遏è3.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这首词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2)诗中哪些词语能够表达出诗人的这种情怀?怎样表达的?三、课

3、堂问题探讨1.简洁地概括出这首词上下阕的内容,归纳本文主旨。参考答案:本词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阕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这首词通过描绘一幅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4镇江市谏壁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教学案——“向青春举杯”专题图及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形象的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当时革命

4、形势的深切感受,表现了诗人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2.这首词描绘了几幅画面?请根据内容给各幅画面加上小标题。参考答案:描绘了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3.选取你喜欢的一幅画面进行赏析讨论。要从景物描写的特点、角度,语言使用的特点,抒发感情的特点,修辞手法的使用等方面来进行赏析。参考答案:(1)湘江秋景图(“看”字所领的7句)写壮景,抒豪情。变换视角描绘眼前这大好秋色: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静),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静、动),仰视:鹰击长空(动),俯瞰:鱼翔浅底(动),总写:万类霜天竞自由。小结:远近结合,总

5、分有序,动静交错,红绿辉映,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善用动词,增强表现力:染——用拟人写法,写出秋色之深。争——活现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击——突现鹰的展翅奋发,搏击长空的强劲有力。翔——体现了鱼游的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竞——是对前三个动词的高度概括。另外:遍——写出了红之广。透——写出了绿之浓。小结: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仰视,雄鹰在升空展翅高飞;俯看,鱼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宇宙中的万物都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

6、自由舒展、蓬勃生长。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营造了气氛。用到许多对比,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形容出鹰的矫健飞腾;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2)峥嵘岁月图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候”是明比。以对比更凸显了同学少年的慷慨豪情。(3)中流击水图品读“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

7、遏飞舟?”想象词人当年曾和同学旧侣,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的浪花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舶的情景。讨论:“中流击水”这一情景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明确:“中流击水,浪遏飞舟”4镇江市谏壁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教学案——“向青春举杯”专题,采取象征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以天下为己任,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气概豪情,含蓄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4.词的上阕重在写景下阕重在抒情,上阕写了哪些景?这些景物是通过什么联成有机体的?下阕中的景与情是如何交融的?参考

8、答案:词的上阕记今游重在写景,景中有情;下阕记往事重在抒情,情中见景。景物有山、林、江、船、鹰、鱼。这幅湘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