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单元十四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重大理论成果40分钟单元练

高考历史复习单元十四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重大理论成果40分钟单元练

ID:37075887

大小:25.8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6

高考历史复习单元十四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重大理论成果40分钟单元练_第1页
高考历史复习单元十四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重大理论成果40分钟单元练_第2页
高考历史复习单元十四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重大理论成果40分钟单元练_第3页
高考历史复习单元十四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重大理论成果40分钟单元练_第4页
高考历史复习单元十四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重大理论成果40分钟单元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复习单元十四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重大理论成果40分钟单元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单元十四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重大理论成果40分钟单元练(十四)(满分: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2018·河南洛阳模拟)洋务运动时期外交家郭嵩焘感到夏、商、周三代圣人之治也有一些欠缺:“圣人治民以德”,但“一身之圣德不能常也”,而“西洋治民之法”“推其法以绳之诸国”,法不以君异而变,法是相对永恒的,可以“推衍无穷”。这表明他(  )A.向往美国式的议会制民主政治B.主张彻底摒弃传统的“德治”思想C.主张以德治国辅之以法D.对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有所突破解析

2、:本题的题眼是“西洋治民之法”,法指的是西方的政治制度,说明郭嵩焘突破中体西用思想,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故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美国不是议会制民主政治;题干并未体现抛弃“德治”思想,故排除B项;“西洋治民之法”指的是制度,故C项错误。答案:D2.(2018·河南十校联考)晚清洋务人士郭嵩焘认为:天地自然之利,百姓都可以为之,不必“官为督率”,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他的思想和行动(  )A.实现了洋务运动的健康发展B.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C.推动了官方与民间资本融合D.加强了清政府对洋务运动的支持

3、解析:洋务运动的主要形式是官办和“官督商办”两种形式。材料信息中郭嵩焘认为不必“官为督率”,实际上否定了这两种形式,为民办企业提供了条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故B项正确;洋务运动的弊端在于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郭嵩焘的行为与此无关,排除A项;官民资本融合早就有“官督商办”的形式,故C项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本身就是清政府的自救行为,故排除D项。答案:B3.(2018·湖南长沙统考)1895年,谭嗣同等人联名禀请湖南学政江标,希望将浏阳南台书院改为浏阳算学馆。这一建议虽得到江标的批准,但浏阳知县在当地

4、很多士子的要求下借故拖延,拒不执行,使这一计划未能成为现实。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开算学馆断送地方官政治前途B.新学改制缺乏足够的社会基础C.政府官员在政治上极为保守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解析:题干中“浏阳知县在当地很多士子的要求下借故拖延”,表明新学改革得不到士子们的支持,缺乏足够的社会基础,故B项正确。题干中新学改革“得到江标的批准”,因此A、C两项错误;题干体现的是新学改革在地方推行中遭遇了阻碍,但这并不能表明新旧学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故D项错误。答案:B4.(2018·湖北黄石调研

5、)某著作中写道:“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有在矣。”该作者持此观点的目的是(  )A.结合国情减轻变法阻力B.尊孔复古为称帝服务C.借鉴西方解决信仰危机D.定国教以树孔子权威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材料的作者为康有为,该作者持此观点的目的是利用孔子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减少顽固派的反对,推动维新变法,故A项正确;康有为“尊孔”是为了维新,推行西方民主政治,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关于借鉴西方的信息,

6、故C项错误;“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等信息表明,康有为的根本目的是改革,不是仅仅立孔子为权威,故D项错误。答案:A5.(2018·四川成都统考)孙中山也提出过要实现社会主义,他在1912年的演讲中宣称:“今吾国之革命,乃为国利民福革命。拥护国利民福者,实社会主义。”据此判断,孙中山所谓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指的是实现(  )A.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B.民主平等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平均地权解析:本题的题眼是“国利民福”,说明要以国家的利益和百姓的幸福为根本,避免阶级

7、矛盾问题,重视民生。故本题考查的是民生措施,D项正确。A、B、C三项不是民生措施,故排除。答案:D6.(2018·河南洛阳统考)1918年夏季,孙中山通过美洲华侨向列宁和苏俄政府发去电报,表示他对列宁和苏俄政府的祝贺。1923年8月,孙中山又派出“孙逸仙博士访苏代表团”赴苏考察。这表明(  )A.中苏两国已达成革命共识B.孙中山认同苏俄革命道路C.孙中山已产生联俄的倾向D.反帝反封建已成为时代潮流解析:题干中孙中山“对列宁和苏俄政府的祝贺”和派出“孙逸仙博士访苏代表团”赴苏考察说明孙中山已产生联俄的倾

8、向,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是题干表达的意思,故排除。答案:C7.五四运动前后,北京大学教员中既有以陈独秀为首,以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等为骨干的革新营垒;又有辜鸿铭、刘师培、陈汉章、黄侃等知名的旧派学者。他们政见不同,在学术上也各抒己见。这一现象(  )A.有利于提高北京大学的教育和科研水平B.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C.体现了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D.推动了“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解析:当时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