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钟教学设计及反思

花钟教学设计及反思

ID:37061512

大小:48.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20

花钟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花钟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花钟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花钟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花钟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花钟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花钟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要求。   1.认识“怒、燥、暮”等8个生字,会写“艳、内、梦”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苏醒”等19个词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能用欣赏的语气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3.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教学重点。  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难点是学习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  三、教学课时:2课时       

2、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  1、四人小组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说说自己观察了哪些花,它们在什么时间开放?  板书:花  2、教师播放课件:欣赏一些美丽的花。问:你知道这些花的名字吗?它们是在什么时间开放的呢?(学生可以猜测。)有一位植物学家,他的做法真绝妙呀!连老师心里都痒痒的,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请我们一起走进文本。  二、熟读课文释疑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想一想怎样才算把课文读熟练?(遇到意思不明确的词,可以用自己已有的方法理解。)  2、交流自己读的过程。  3、现在知道那位植物学家做了什么吗?(补充课题:钟)  4

3、、你觉得他的做法如何?(讨论、交流)你喜欢用什么样的心情读一读这课题呢?5、读了课文你还知道些什么?(交流)  出示填空:我知道三、探究课文,感情朗读。  (根据学生的兴趣读懂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一段。  2、谁想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请学生朗读)  师:你读出了自己的感情,老师都被你感动了。你为什么会如此钟情于这一段呢?  (说体会,谈感想)  3、用课件出示两段话,学生朗读进行比较。你喜欢哪一句?(一段是原文;一段是教师改编,描写花儿开放的句式单调、干巴。)为什么你喜欢原文?(说理由)  4、师生合作朗读本段课文。

4、  5、交流自己的收获。  6、带着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再美美地朗读这段课文。  7、背诵喜欢部分,与同学交流。  8、课件出示课后第三题。  小结:大自然实在奇妙,这些美丽的花儿为什么不在一个时间开放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同学们,你们想去探究一下吗?要知原因,下节课再见。  四、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认读,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  2、书写生字。  (1)教师范写,学生学写。  (2)学生自己写,师生评议。  (3)学生练写,反馈结果。  五、课堂练习。  (1)课件出示练习题。  (2)抄写19个词语。  板书设计:           

5、13花钟湿度              花              不同   开放             时间            (一天内)反思:一、教学过程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因此,我在课的各个环节,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无论是初读时认读生字,还是认识九种花,了解花儿开放的时间,以及体会课文中鲜花开放的多种说法,我能够以学生的需求为根基,由浅到深,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学习。  二、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不同的提问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

6、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的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导入时介绍提出,有一位植物学家的做法很奇特,连老师都心痒痒,此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读课文了解植物学家的做法后,你喜欢怎样读,激发学生情感体验,而对于鲜花开放的不同表达方法,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学时采用以读为主线,在个性化的读书实践中突破难点,在出示两个句子后,老师提出:你更喜欢哪一句?学生在多次朗读之后体会语言的丰富与形象,在朗朗的读书实践中积累语言。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学习本

7、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懂得“能手”“并不”“直”“大吃一惊”“孤单失群”“惊弓之鸟”等词语的意思。2、理解更羸最后说的4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3、了解课文内容,,能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教学重点:学懂更羸说的话,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教学难点: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联系全文内容体会更羸分析判断的合理与正确性为重点。根据魏王由“不信”到“吃惊”“奇怪”的态度变化,使学生明确,把观察、思考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的思维方法是正确的,是值得学习。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课文《惊弓之鸟

8、》。(板书课题)   (2)“惊弓之鸟”什么意思,同学们明白吗?(释题:“惊”从它的偏旁你知道什么?“弓”指弓箭,“之”是“的”的意思,)谁能说说“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