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与化学位移

核磁共振与化学位移

ID:37052095

大小:715.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5-11

核磁共振与化学位移_第1页
核磁共振与化学位移_第2页
核磁共振与化学位移_第3页
核磁共振与化学位移_第4页
核磁共振与化学位移_第5页
资源描述:

《核磁共振与化学位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九章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一、核磁共振与化学位移nuclearmagneticresonanceandchemicalshift二、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factorsinfluencedchemicalshift第二节 核磁共振与化学位移nuclear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nuclearmagneticresonanceandchemicalshift2021/7/21一、核磁共振与化学位移nuclearmagneticresonanceandchemicalshift1.屏

2、蔽作用与化学位移理想化的、裸露的氢核;满足共振条件:0=H0/(2)产生单一的吸收峰;实际上,氢核受周围不断运动着的电子影响。在外磁场作用下,运动着的电子产生相对于外磁场方向的感应磁场,起到屏蔽作用,使氢核实际受到的外磁场作用减小:H=(1-)H0:屏蔽常数。越大,屏蔽效应越大。0=[/(2)](1-)H0屏蔽的存在,共振需更强的外磁场(相对于裸露的氢核)。2021/7/21化学位移:chemicalshift0=[/(2)](1-)H0由于屏蔽作用的存在,氢核产生共振需要更大的外磁

3、场强度(相对于裸露的氢核),来抵消屏蔽影响。在有机化合物中,各种氢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不同(结构中不同位置)共振频率有差异,即引起共振吸收峰的位移,这种现象称为化学位移。2021/7/212.化学位移的表示方法(1)位移的标准没有完全裸露的氢核,没有绝对的标准。相对标准:四甲基硅烷Si(CH3)4(TMS)(内标)位移常数TMS=0(2)为什么用TMS作为基准?a.12个氢处于完全相同的化学环境,只产生一个尖峰;b.屏蔽强烈,位移最大。与有机化合物中的质子峰不重迭;c.化学惰性;易溶于有机溶剂;沸点低,易回收。

4、2021/7/21位移的表示方法与裸露的氢核相比,TMS的化学位移最大,但规定TMS=0,其他种类氢核的位移为负值,负号不加。=[(样-TMS)/TMS]106(ppm)小,屏蔽强,共振需要的磁场强度大,在高场出现,图右侧;大,屏蔽弱,共振需要的磁场强度小,在低场出现,图左侧;2021/7/21二、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factorsinfluencedchemicalshift1.电负性--去屏蔽效应与质子相连元素的电负性越强,吸电子作用越强,价电子偏离质子,屏蔽作用减弱,信号峰在低场出现。-CH3

5、,=1.6~2.0,高场;-CH2I,=3.0~3.5,-O-H,-C-H,大小低场高场2021/7/21电负性对化学位移的影响碳杂化轨道电负性:SP>SP2>SP32021/7/21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磁各向异性效应价电子产生诱导磁场,质子位于其磁力线上,与外磁场方向一致,去屏蔽。2021/7/21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3价电子产生诱导磁场,质子位于其磁力线上,与外磁场方向一致,去屏蔽。2021/7/21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4苯环上的6个电子产生较强的诱导磁场,质子位于其磁力线上,与外磁场方向一致,去屏

6、蔽。2021/7/212.氢键效应形成氢键后1H核屏蔽作用减少,氢键属于去屏蔽效应。2021/7/213.空间效应2021/7/21空间效应Ha=3.92ppmHb=3.55ppmHc=0.88ppmHa=4.68ppmHb=2.40ppmHc=1.10ppm去屏蔽效应2021/7/214.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化学位移①饱和烃-CH3:CH3=0.791.10ppm-CH2:CH2=0.981.54ppm-CH:CH=CH3+(0.50.6)ppmH=3.2~4.0ppmH=2.2~3

7、.2ppmH=1.8ppmH=2.1ppmH=2~3ppm2021/7/21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化学位移②烯烃端烯质子:H=4.8~5.0ppm内烯质子:H=5.1~5.7ppm与烯基,芳基共轭:H=4~7ppm③芳香烃芳烃质子:H=6.5~8.0ppm供电子基团取代-OR,-NR2时:H=6.5~7.0ppm吸电子基团取代-COCH3,-CN,-NO2时:H=7.2~8.0ppm2021/7/21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化学位移-COOH:H=10~13ppm-OH:(醇)H=1.0~6.0ppm(

8、酚)H=4~12ppm-NH2:(脂肪)H=0.4~3.5ppm(芳香)H=2.9~4.8ppm(酰胺)H=9.0~10.2ppm-CHO:H=9~10ppm2021/7/21常见结构单元化学位移范围2021/7/21内容选择:第一节核磁共振基本原理principleofnuclearmagneticresonance第二节核磁共振与化学位移nuclearmagneticr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