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013629
大小:603.9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12
《《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的流变及其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第5期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5,2O14第22卷Vol_22(总99期)J0URNALOFSJTU(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Sep,No.99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的流变及其启示李建强郑倩艺(1.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媒体与设计学院,上海200240)摘要: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电影理论批评,跌宕起伏,若以流变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2O世纪8O年代的压抑性爆发,9O年代的急转直下,新世纪以来的螺旋上升。其间或有交叉,有开合,大致的脉络还是清晰可辨的。关键词:新时期;中国电影理
2、论批评;流变;启示中图分类号:J9o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095(2014)05—105—08一、鲜花怒放:1980---1990年代初期的压抑性爆发“文革”十年,大革“文化”命,电影首当其冲。八亿人口“一个作家八部样板戏”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电影既无创作(1966~1972年,全国没有生产一部故事片,之后主要是将《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等一些经典的黑白影片重拍为彩色片。《创业》《海霞》《闪闪的红星》是1974年以后才出现的屈指可数的几部比较好的影片),便无影评,除了“御用”文人们的大批判文章,正常的电影批评几无一见。“四人帮”
3、被粉碎后,经过徘徊的1977~1978年,被压抑已久的电影生产力极大地爆发出来(1979年《从奴隶到将军》《啊,摇篮》《归心似箭》等一批优秀影片跃然面世,1980年拍摄的故事片达到68部)。电影理论批评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以夏衍、陈荒煤、张骏祥、钟惦柴、罗艺军等为代表的一批电影事业家、理论家和批评家复出后,热情地挥洒对新时期影像的各种见解和说法,一大批中青年理论评论家蜂拥而出,形成了那一时期电影理论与批评研究活跃的氛围。先有“电影与戏剧离婚”、“电影语言现代化”、“电影文学性”的开场,继有“电影模式”、“电影观念”、“电影美学”的研讨,再有“电影民
4、族化和世界性”、“电影改编”、“作者电影”,乃至“叙事分析与影像拆解”、“大组合段学说”等的大讨论。特别是围绕传统与创新、古典与现代、文学价值与电影特性、蒙太奇与纪实美学等重大课题发表了一系列带有突破性的观点。如果说,电影本体论的张扬开了先河,使我们从“政治附庸”的桎梏中走出来;电影语言和观念研讨的浪潮推动,使我们从“影戏”的羁绊中解放出来;那么,电影民族化和世界性的讨论则冲破了闸门,让中国电影理论批评从此进入睁眼观世界、客观看自己的时期。中国电影理论批评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热烈与奔放。其时,理论和批评比翼双飞,纷争与探索蔚成风气。其理论的视野、批评的
5、广度和深度,不仅“全面超越了1976年以前几十年中国电影批评,”而且着意摆脱“传统现实主义”的窠臼,较自觉地“把电影美学引入电影理论或电影批评的范畴”,“第一次把中国电影纳入世界电影的坐标系来看待,也第一次有意识地渴望从世界电影收藕日期:2014—03—31作者简介:李建强,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倩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1O6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2卷理论批评话语中汲取更多的滋养”,①使中国电影评论出现了中国电影有史以来公认的第二次高潮(第一次是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电影批评)。中国电影
6、评论学会的成立也是当年标志性的一桩事件(1981年1月),使中国从此有了名正言顺的全国性的影评人自己的学术团体,并带动了全国电影学术机构的兴起。学会成立后,团结和引领全国近百名会员活跃在理论和评论的各个阵地上,著书立说,激扬文字(《夏衍电影文集(1—4卷)》,陈荒煤的《当代中国电影》,钟惦荣的《电影美学》,罗艺军的《中国电影理论文选》等均出自这一时期),针对一个时期圈内圈外共同关注的重大议题,举办灵活多样的论坛和研讨。据统计,在整个80年代至9O年代初期,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共组织了40余次学术活动。从1981年7月举行的“电影音乐创作座谈会”、“西方
7、新电影与电影语言演化报告会”,到1994年11月举办的“影视艺术互动关系学术研讨会”,在推动电影理论批评发展上起到了承前启后、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于繁荣和发展我国的电影批评、电影理论和电影史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年,全国性的电影理论和评论刊物除了“文革”后恢复出版的《电影艺术》《世界电影》《大众电影》外,《当代电影》《中国电影批评时报》分别于1984年7月和1985年1O月创刊。其时全国各地的电影报刊多达4oo余种,其中发行量在几十万份者就有20种左右,《大众电影》高达965万份,连偏于一隅的贵州《电影评介》的发行数也达到50多万份,可见电影批评的
8、热烈程度和受欢迎程度。当然,最值得关注的还是群众影评的“惊天大潮”,“据1986年12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与中国电影发行放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