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990068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4
《守株待兔 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守株待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边读边想等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也已基本形成大部分孩子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部分孩子已初步学会默读的方法。寓言是孩子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孩子们爱读也喜欢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材分析《守株待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S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篇精读课文30《寓言两则》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
2、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寓言内容,体会寓意。懂得对意外收获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做事应脚踏实地。 3、复述、拓展课文,引导学生在想象中进一步明理。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习课文的方法,在读的过程中感知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那个种田人“白捡”到野兔后“乐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错误。懂得对意外收获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做事应脚踏实地。 一、谈话入新。 1、 回忆《掩耳盗铃》的内容、寓意,及学习方法。
3、 2、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一则新的寓言——《守株待兔》。板书课题,读题。 过渡:“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从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 课堂自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学生字词2、 自由、大声地朗读寓言,了解寓言大意。 3、 你能从文中找出一句最能体现“守株待兔”这个词语的意思的句子吗? (1)学生汇报,相机出示句子:“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子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相机学习“桩”字。 (2)谁能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一下这个句子的说法?学生说后点明:这就是“守株待兔”这个词语的字面意思。 (3)现在你能图文结合来说说“守株
4、待兔”的意思吗? 三、理解课文,体会寓意。 1、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时遇到什么事了?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读后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相机点拨句子: “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仓皇地蹿出来,一头撞死在田边的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1)认识“蹿”,从字形能理解这个字的意思吗?(“穴”表示洞,野兽居住的地方;“⻊”表示脚。组合在一起表示一只野兽受到惊吓从洞穴中没头没脑地蹿出来,跑出来,十分惊慌。) (2)理解“仓皇”、“蹿出来”,这两个词说明什么?从“仓皇逃出来”、“一头撞死在田边的树桩上”让你体会到这只野兔死得怎样?(纯属偶
5、然、巧合、意外。)指导朗读。 2、这个种田人没花一点力气就白捡了一只野兔,心里自然如何?从哪个词体会到?(“乐滋滋”)还能用什么词来形容?可以用动作来说明吗?(美滋滋、甜滋滋……)他会想些什么呢?交流后指导感情朗读。 3、 种田人今天能捡到一只野兔,以后还能天天捡到野兔吗?依你看,这是属于什么?为什么?(板书:侥幸) 4、 可这个人是怎么做的?点拨: 他丢下锄头。 (1)比较句子: 种田人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种田人丢下锄头,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2)想象(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后再
6、想象):别人___________时,他在等; 别人___________时,他在等; 别人___________时,他还在等…… 第二天,他没等到撞死的野兔,他想:…… 第三天,他还是没等到撞死的野兔,他又会怎么想?心情会如何? 第四天……一星期……一个月……他又会怎么想?心情会发生什么变化? (3)这个种田人是个男人,“男”字怎么写?(田+力,说明男人应该在田里出力劳动。)这个人不在田里干活还算是男子汉吗?他不干活的结果会是怎样呢? (4)这个种田人不劳动又想有收获,这叫什么?用一个词说明。(不劳而获)不劳动一点收获也没有,这又叫什么?(一无所获) 5、
7、 从种田人身上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6、 是啊,不劳动就会一无所获!如果你是这位种田人的家人或朋友,你会怎样劝解他呢? 7、 齐读全文,说说“守株待兔”的意思。 四、总结拓展。 1、 学了这则寓言让我们明白了要想有所收获,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你碰到过这样的人吗?现在,你会怎样劝解他呢? 2、 拓展:当种田人再次遇到意外收获时,他会怎样面对呢?(教师适当设计一些场景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例如: A:若干年后,当种田人又一次意外地捡到一只撞死的野兔时,他会…… B:若干年后的一天,种田人进城赶集,没成想居然让他捡到一张中了大奖的彩
8、票,他会…… …… (1)学生想象,与同桌合作演一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