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976175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4
《20.有的人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思聪中心小学龙艳勤[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重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重点难点]1、理解诗歌内容以及诗中含义深刻的字词,如“活、死、不朽、摔垮”。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课前准备]毛泽东对鲁迅先生的评价;多媒体课件。[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题师: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前几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毛泽东曾这样评价鲁迅先生(课件出
2、示,老师朗读或者指名让学生朗诵):“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强、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一连五个“最”,论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于上海。“赶快收殓,埋掉,拉倒”“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是他最后的遗言。然而,人们真的会忘记他吗?事隔13年,诗人臧克家写下了《有的人》一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齐读
3、课题。一、新课讲授1.师配乐范读,(请学生注意老师的节奏停顿,以及重读的字词)2.评价老师读的优缺点。3.生自读(把自己觉得要重读的字词作标记)4.请学生试读。5.屏幕出示划好韵律编章,齐读。二、感悟诗歌内容1、作者写了哪几种人?2、你读懂了什么?尝试理解这样几个问题:A、诗歌前四节中每节有两个“有的人”,前后两个“有的人”有什么不同呢?B、首节两个“活”与“死”有什么不一样的含义呢? 前面的“活”是指人活着,后面的“活”是指精神活着。 前面的“死”是指精神死了,后面的“死”是指人死了。师:总结虽生犹死的人和虽生犹死,请同学们在文中用不
4、同的线条划出作者描写的两种不同的人的句子。C、理清诗歌的写作思路,分清诗歌的结构层次。(诗的第一节写了两种“生”和“死”,是全诗的总纲;第二、三、四节写了两种人对人民的不同态度,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第五、六、七节分别与上面三节对应,写出了两种人的不同结局)四、讨论、合作、交流。1、讲述毛泽东以及人民对鲁迅先生的纪念形式和评价,以鲜明的对比,评价了世界上两种截然相反的人,这两种人有什么不同的命运呢?2、以情动声,带着对虽生犹死的人的憎恶之情和对虽虽死犹生的人得敬畏,男女生对比读。3、小结,这首诗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歌颂了鲁迅的伟大。懂得要为
5、人民,为社会,要勤勤恳恳,乐于奉献。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骑在人民头上的自私自利的人,终被人民打倒。甘愿为人民献出一切的人无私奉献的人,则在人民心中永生的道理。4、学了这首诗对自己的人生态度有什么看法,对自己以后要做什么样的人,写一遍《有的人》读后感。五、有感情背诵六、板书设计20.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虽生犹死自私自利摔垮虽死犹生无私奉献抬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