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教学设计

有的人教学设计

ID:28595688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1

有的人教学设计_第1页
有的人教学设计_第2页
有的人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有的人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的人》教学设计北海路小学孔令霞【设计依据】爱好诗歌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凡是好诗,不论新旧,都是经久难忘的能够被大多数人记住,就表明这首诗是具有生命力的,是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的。本课我们要学习的是臧克家的名篇《有的人》,这是一首能使大家经久难忘的好诗。学习一首好诗,我们要在充分了解诗人所处历史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的读、各种形式的读来理解主要内容,体会诗歌的感情。这首诗不是单纯写对鲁迅的怀念,而是在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对比中,阐述了某种人生哲理。诗歌融情于理,并采用了多重对比的方

2、法,颇具意味。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诗歌的特点加以点拨,并在诵读的基础上进行领会,通过请学生将诗歌中的“有的人”具体化的做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诗歌,理解诗歌包含的深刻哲理。【教学目标】【基础知识积累】认识本课出现的生字,理解本课出现的生词。【方法与能力】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情感与思想】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拓展与延伸】搜集一些关于鲁迅的材料,进一步了解鲁

3、迅这个人。【重、难点突破】理解词句的意思,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一、解读《自嘲》,构筑形象1.师: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于上海,“赶快收殓,埋掉,拉倒”,“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这是他最后的遗言,然而,我们真能忘记他吗?十三年后.,诗人臧克家写下了《有的人》来纪念鲁迅先生2.(出示鲁迅先生的照片和《自嘲》诗)引导学生朗读鲁迅先生《自嘲》诗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并尝试理解句子意思,再引入对鲁迅先生的评价,最后

4、进入新课设计意图:课前通过谈话和阅读鲁迅一生写照的诗句,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对鲁迅先生的总体印象而理解句子“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意思, 则是帮助学生在大脑中构筑了鲁迅先生的高尚人格和光辉形象二、介绍背景、拉近距离1.师:“用浓缩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是诗的一大特点,因此,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些有关这首诗的作者和写作背景,请同学们将你了解到的有关这首诗和当时社会背景的情况告诉大家。2.教师适当补充设计意图:学习一首诗,我们首先要充分了解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知识,这

5、样才能正确、全面地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去搜集、整理有关资料,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诗句。三、初读诗歌,感知特点1.教师范读全诗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想一想:我能发现这首诗有什么特点?3.小组合作,交流这首诗的特点34.全班交流汇报5.归纳总结:这首诗歌在表达上的突出之处就是运用对比和反复的手法诗的每一节都用了对比,把真的、美的、好的、和假的、丑的、坏的作了对比。设计意图:诗歌的构思和表达有其独特性,这首诗的艺术构思看似平常,其实奇特,诗人“有感”而作,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

6、丑恶?诗人并不贴标签,也不喊口号,只从对人世间两种深刻的感受出发,运用对比和反复的手法,用通俗、亲切、生动的语言,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这也是我们学习本诗必须要了解和认识的。四、品读诗歌,理解诗意1.师:诗的小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请大家快速默读全诗,找一找诗中哪些句子写出了诗人对鲁迅的纪念?2.同桌互相交流、相互补充3.讨论以下问题: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诗句中两个“死”字、两个“活”字的含义有何不同?归纳点拨:前一个“活”是指“肉体的生存”,后一个“活”是指“精神的

7、永存”;前一个“死”是指“精神死亡”,后一个“死”是指“生命结束”2)“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使你联想到了什么?归纳点拨:“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当牛马”,使读者联想起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想起他“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和血”的话,感受到鲁迅对人民的热爱。3)“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表现出一种什么精神?怎样理解“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归纳点拨:“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能唤起我们读鲁迅《野草题辞》时的激动“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

8、野草”,会使我们联想起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意境。A.分组朗读(一位同学读每节诗的前两行,另一位同学读每节诗的后两行),再次体会对比的作用B.讨论:把这首诗的题目改为《鲁迅赞》或《纪念鲁迅》好不好?为什么?归纳点拨:诗人不是为了歌颂鲁迅而歌颂鲁迅,而是在歌颂鲁迅的同时,也歌颂与鲁迅品质相同的人,而且谴责那些自吹自擂比人民群众“伟大”,要为自己树碑立传、不让别人活下去的人,这样一个对照,比单纯赞扬鲁迅更加显示出诗的思想的广度与深度。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品读、讨论交流来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