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962739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30
《《陋室铭》之穿越时空教学情境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陋室铭》之穿越时空教学情境设计兰州市永登县大同镇第二初级中学贾小娟课前准备:为巩固课文内容,加深学生理解,我尝试用采访的形式设计了本节课堂教学。根据活动的具体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约需用一节课时间准备。具体要求:整个活动过程由学生自主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第一:主持人、采访对象均由学生分组扮演。第二:采访对象为“刘禹锡”。第三:主持人设计采访问题,注重采访过程中的语言表达,以及其他细节。第四:采访对象针对所提问题围绕课文内容做出解答。(回答时可以用文中句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话)第五:活动结束后,学生以每个小组组合为单位,自主找出心目中的
2、优秀选手,其他学生作为嘉宾,通过欣赏小组成员的成果展示发现问题。课堂模拟采访现场,教师可适当补充学生提问中的疑问与不足,但尽量做到以学生表达为主。教师角色:记录员(导入课堂,记录学生采访过程)一、课堂导入(教师)高尔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的情况越艰难,我越感到自己更坚强,甚而也更聪明。”中唐诗人、文学家和哲学家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人)也许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因参加过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宠臣,被贬至安徽和州当通判。和州策知县见刘禹锡被贬而来,自无好处,便多方刁难。首先,安排刘禹锡住在县城南门,面江
3、而居。刘禹锡见房子面对大江,不但没有埋怨,反而很高兴,特撰写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其次,策知县又令衙内书吏将刘禹锡的住房由城南门调到城北门,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这一间半房子位于德胜河边,附近还有一排排杨柳树,自是别有一番风趣。刘禹锡见了这个环境,也没有计较,依然安心住下,读书作文。并因景生情,又写了一副对联贴在新居:“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最后,策知县见他自是悠然自得,又把刘禹锡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
4、斗室,便想这狗官实在欺人太甚了,遂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一文,并请人刻于石头上,立在门前。他虽被策知县这个小人数次折磨,但却成就了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今天我们再次走近刘禹锡,去感受他的陋室与他的生活情趣。二、活动过程详录主持人(学生):刘老师您好,欢迎您来到穿越时空演播室。见到您,让我们不仅想起您的两幅对联:“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辨”以及“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仅半年,您连搬三次家,而且一次比一次简陋,为此你并未畏权贵而折腰。我们都很佩服您的勇气。作为90后的一辈人,应该向您学习。借着这次和您面对面
5、访谈的机会,希望刘老师回答我们的一些问题。主持人:您给您的屋子起了什么名呢?刘禹锡(学生):我称它为陋室。主持人:什么是陋室呢?您是如何定义这个名称的?刘禹锡:陋室,直白说来就是设施简陋,布置简单的房子。主持人:即是再简陋的房子,它也应该有与其他屋舍不一样且引人注目的地方吧?刘禹锡: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主持人:请您详细谈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首先,“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室周围的自然环境幽雅恬静;其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与我来往的客人都是高雅脱俗的君子,在我这里没有知识、品行浅薄的人进进出出;最后,
6、“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在陋室的日子里,我从容面对生活,怡然自得。在这里,可以弹奏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奏乐声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繁缛的公文使我身心疲惫,不堪应付。主持人:听您这么一说,您的居所确实是个让人神往的去处。刘老师,我们都知道你几易其址的居所,最后只是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小空间,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您依然生活的怡然自乐、高雅脱俗,而且在文学创作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试问,这些您是怎样做到的?刘禹锡:“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也不过尔尔。这些却使我明白这样一
7、个道理:一个人的幸福与成就不在其房子的豪华、地位的显赫,而在于心态。一种“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前行的路”的心态。主持人:您的话对我们启发很大。请问,面对我们正在成长中的这些初中生,老师您有什么建议或忠告呢?刘禹锡:在人生的起点上,甘于安贫乐道,追求实实在在的东西,做有意义的事,最重要的是时刻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主持人:最后,请允许我代表穿越时空栏目组成员,衷心感谢刘老师做客这次访谈,也感谢刘老师给我们最后的谆谆告诫。祝您生活愉快,身体健康,再见!三、教师提问教师:为什么取名为“穿越时空”?学生:因为刘禹锡是唐代人,已不在人世,我们想
8、让他回到现代来。(我拍拍学生的肩膀,我们都笑了)四、我的感悟学生的表现让我出乎意料,对于问题的设计、活动现场的布置、细节的把握以及在活动过程中惟妙惟肖的电视采访形式的模仿,都给了我很大的启迪。这节课我几乎没用什么语言去评价学生的精彩表现。真诚的微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