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954006
大小:101.5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2
《【教学设计】比较·探究《诗两首》(北师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畅言教育比较·探究《诗两首》巢湖柘皋中学葛庆国老师◆教材分析面对洞庭湖水的奇丽风光,唐杜甫岳阳楼上“凭轩而涕”,而宋范仲淹则表达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想,今天我们再来看看,在唐李白、孟浩然,这两位文人的眼中笔下,洞庭湖又会引发出怎样的情思呢?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行至巫山,幸遇大赦放还。在岳州遇到族叔李晔,他们此次同游洞庭,其心情是可以想见的。李白才华横溢,素有远大抱负,而朝政昏暗,使他一生蹭蹬不遇,而今到了晚年,九死一生之余,又遭幻想破灭,竟至无路可走,数十年愤
2、懑,便一齐涌上心头。于是写下了《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想象诗歌意境并准确地默写诗句;2.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兴趣,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感受诗歌所抒发用心用情服务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畅言教育的情感。【过程与方法目标】1.熟读成诵,在吟诵中领悟诗歌意境;2.合作探究
3、,领会诗歌所表达的复杂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两首诗所抒情的异同点,感受诗人崇高的人生境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2、以赏析“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为例,引导学生把握赏析诗歌的方法;3.想象诗歌意境并准确地默写诗句。【教学难点】理解两首诗所抒情的异同点,感受诗人崇高的人生境界。◆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李白、孟浩然及其作品的资料,下发给学生;2、阅读相关鉴赏文章,制作相关课件;布置预习任务。◆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诗言志,歌咏情”,诗歌以凝练的笔墨,鲜明的
4、节奏,和谐的音韵,给我们以美的享受,给我们以美的熏陶。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只要谈起祖国的诗歌,总会有一种止不住的豪情涌上心头。今天呀,老师邀请同学们去遨游我国古代诗歌的海洋。二、初读古诗:自主学习:(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完成下列两个问题。)1.熟读两首诗,掌握加点字的读音。刬涵楫2.结合课下注释,口头翻译两首诗。(学生交流)三、再读古诗:小组合作:(有感情的朗读,回答问题)《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其三)用心用情服务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畅言教育李白是在什么时间写的这首诗呢?首先请大家欣赏、回顾八年
5、级学过的古诗《早发白帝城》。请你们谈一谈这首诗抒发诗人李白什么样的心情?(生回答)对!此诗作于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这一年春,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行至巫山,幸运地遇到大赦放还。九死一生,喜出望外,立即“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赶忙返至江夏。李白获得自由以后,之所以迫不及待地返至江夏,“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江夏赠韦南陵冰》),是因为他又对朝廷产生了幻想,希望朝廷还能用他,但是他在江夏活动了一个时期,毫无结果,幻想又落空了,只好离开江夏,出游湖南。在岳州遇到族叔李晔,当时由刑部侍郎贬官岭
6、南。他们此次同游洞庭湖,心中充满感慨。李白才华横溢,素有远大抱负,而朝政昏暗,使他一生蹭蹬不遇,因而早就发出过“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感叹,而到了晚年,九死一生之余,又遭幻想破灭,竟至无路可走,数十年愤懑,便一齐涌上心头。于是就写下了这首诗。(介绍背景)他与叔叔觥筹交错大醉后有“刬却君山”醉想。请看大屏幕,思考问题。1.诗人“刬却君山”的目的和动机是什么?“好”如何理解?交流:表面上把君山铲掉是为了让浩浩荡荡的湘水毫无阻拦地向前奔流,实际上这是抒发他心中的愤懑不平之气。他很希望能铲除世间的不平,让他自己和一切怀
7、才抱艺之士有一条平坦的大道可走。“好”表示虚拟的假设,如果能做到那该多好啊!表现诗人在仕途不顺时,仍豪迈奋发的人生境界。2、最后一句,醉杀了什么?为何用这个词?交流:文字上说洞庭秋色为酒所醉杀,实际上是诗人把自己醉杀,同时也让洞庭的秋色醉杀。用上了这样的词表示出作者奇特的想象,他让洞庭与自己同醉,并在诗中表示出了诗人“醉后发清狂”的情景,此时他已分不清是洞庭醉了还是他自己醉了。流露出他也希望像洞庭湖的秋天一样,用洞庭湖水似的无穷尽的酒来尽情一醉,借以冲去积压在心头的愁闷。过渡句:李白壮志未酬的千古愁、万古愤。用酒和
8、诗借以抒愤懑、豁胸襟。下面我们倾听一名隐士的心声,请看《临洞庭湖赠张丞相》3.诗的前两句写洞庭湖的名句,写出了洞庭湖的哪些特点?交流:写出景物水气蒸腾、广阔浩大、波涛汹涌的特点。…4.怎样理解诗的最后两句?(介绍作者)[多媒体出示](学习收集诗歌的有关资料)关于作者:孟浩然(689---740)襄阳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代表作《过故人庄》,生活在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