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贺宁 《师说》教学设计

孟贺宁 《师说》教学设计

ID:36953639

大小:9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03

孟贺宁 《师说》教学设计_第1页
孟贺宁 《师说》教学设计_第2页
孟贺宁 《师说》教学设计_第3页
孟贺宁 《师说》教学设计_第4页
孟贺宁 《师说》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孟贺宁 《师说》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授课时间2016年6月7日课题《师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廊坊八中孟贺宁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翻译并掌握一、二段文言知识点2、了解一、二段所采用的论证方法【过程与方法】1、以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分析课文2、大量诵读,通过诵读引导学生背诵一、二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重教的重要意义,并能学以致用教学重点1、翻译并掌握一、二段文言知识点2、背诵一、二段教学难点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重教的重要意义,并能学以致用教学设想1、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点拨,学

2、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三维目标。2、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法、激情诵读法、问题探究法、分析讨论法、点拨启发法、、拓展延伸法。要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白板、图片、文字)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见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课前预习】教师列知识清单,学生完成自学解题1、知人: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为昌黎(今河北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

3、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

4、、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曾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晚辈),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抗颜,端正容颜。抗颜而为师,正正经经地做起老师来了),世果群怪聚骂,指目(手指而目视)牵引(拉拉扯扯),而增与为言辞(增添一些言辞来毁谤韩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恶劣社会风气,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

5、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还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因有进步的一面,在当时是具有移风易俗影响的。2、解题:“说”是议论文的一种。“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说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pán)的,其实也是针砭时弊之作。二、自学翻译1、翻译第一、二两段,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掌握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2、熟读课文【学习过程】(齐读一二段)【预习检测】(每组B2展示)1、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人,著名文

6、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之为“韩昌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2、正字音:句读(dòu)或不焉(fǒu)经传(zhuàn)从师(cóng)读书(dú)不能(bù)传道(chuán)从容(cōng)聃(dān)蟠(pán)苌弘(cháng)近谀(yú)贻(yí)冉(rǎn)潘(pān)长幼(zhǎng)

7、须臾(yú)怡(yí)3、重点字词检测古之学者必有师:吾师道也吾从而师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十年春,齐师伐我(齐读一、二段)【学习过程】一、疏通文意1、每组学生提交自己预习中的问题清单,由其他组同学解决,全班都解决不了的,再由教师点拨、深化2、点拨检测(教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点拨)(每组抢答)(1)重点词语: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其为惑也终不解矣(2)特殊句式: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不拘于时,学于余(3)古今异义:小学而大遗:句读之不知:今之众人:(4)

8、翻译下列句子: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後,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齐读一二段)二、研习课文一二段(合作探究)1、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论点:学者必有师2、人为什么要从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3、作者认为从师的标准是什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