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952015
大小:4.36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04-29
《《野草》教学设计——人大附小——何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市中小学第一届“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活动《野草》教学设计学校: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版本:北师大版年级:六年级学科:语文姓名:何磊教学设计个人信息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何磊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13720091156教学基本信息课题凝“心”聚“力”,学言得意悟法——《野草》教学设计学科语文学段小学第三学段年级六年级下册相关领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材书名:语文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年11月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
2、美乐趣。崔峦先生在第五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指出:“应当在读好课本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多读一些,多接触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据此,本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在师生平等对话中,朗读、背诵、积累、交流、拓展阅读,学言得意悟法;层层推进,学生结合资料感知野草身上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的本质和意义。2.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命”主题单元共选编了三篇主体课文和两篇拓展阅读,从不同侧面揭示生命的本质和意义,而且体裁包括散文、科学小品、诗词、说明文和回忆录。散文《野草》是本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文章篇幅虽短,但寓意深刻,哲理性强,富有时代
3、感。这篇文章写于1940年,文章通过设问、引证、对比等方法突出表现野草强大的力量,同时运用象征的手法借物抒情。借着种子发芽的可怕力量和野草生长的不可抗拒的力,热情歌颂人民的力量。学情分析:对于散文这种文学形式,学生并不陌生。六年级的学生已经阅读过运用象征手法借物抒情的课文,如《春潮》等,为理解野草的象征意义打下了一定基础。通过学生前测发现,学生能够初步体会野草旺盛的生命力,但是对抗日的历史背景了解不深,对文中野草的象征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基于以上分析,本课紧扣文章主旨,聚焦野草的“力”,立足文本,通过补白想象、资料补充、读写结合等言语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层层深入体会野草的象征意义,理解作者的爱
4、国情怀,学习借物抒情的写法。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教学目标:1.精读略读相结合,通过资料补充、创设情境等方法,感受野草强大的生命力,体会野草象征的中国人民长期抗战、顽强不屈的信念和精神。2.通过对读、师生读等多种形式的读,理解关键词“透”、“生命力”的深刻内涵。3.感悟野草的象征意义,结合时代背景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法。教学重点:通过资料补充、创设情境等方法,理解关键词“透”、“生命力”的深刻内涵。教学难点:感悟野草的象征意义,结合时代背景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法。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教学流程:一读故事感力之大二读词句叹力之强三读内涵溯力之源初读反馈生探究兴趣深读文
5、本树野草形象延读名篇拓阅读视野适读资料悟匠心写法交流资料了解背景明确目的领悟写法教学过程:一、初读反馈生探究兴趣1.交流词语预习情况(1)读一读解剖特殊机械(2)多音字组词hōng()哄hǒng()hòng()(3)听写词语土壤机械掀翻在反馈交流中引导学生关注“壤”“械”“掀”三个生字易写错的地方。【设计意图】在强化字词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识字能力。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识字、写字是阅读教学中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这一要求。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结合预习单,交流课文主要内容,相机指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从整体把握课文。【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野草的力量之大,提高学生
6、快速提取信息,把握文章结构,以及整体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体现小学第三学段注重篇章教学的年段教学目标特点。3.梳理归纳课前问题(1)结合学习单,学生质疑:预设学生疑问:(野草真有这么大力气吗?)(为什么要写这篇《野草》,想表达什么?)(文章是怎样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的?“斗争的草”指什么?“盆花”指什么?)(2)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进行梳理,明确问题的指向性。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梳理,将学生的问题归纳为“写作内容”、“写作目的”、“写作方法”等方面。【设计意图】教师相机将学生的疑问进行梳理归纳,帮助学生明晰问题的指向性,渗透思考问题的方法。二、深读文本树野草形象(一)以疑导学——自读课文,思考:从课文
7、哪些地方能够感受到野草的“力量之大”,不可思议,圈画重点词句,做简单批注。(二)学生自学后小组内交流。(三)全班交流,教师点拨。预设三个读书层次:一读故事,感力之大预设:1.学生结合1-5自然段所讲述的两个故事自主交流小草力量之大。2.教师分别采用“师生接读”“男女生对读”的方式,以读代讲,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种子力量之大。3.小结提升:作者就是这样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表达对种子力量之大的赞叹之情的。【设计意图】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