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944107
大小:41.4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2
《《水仙子·咏江南》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仙子·咏江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曲子所描绘的意境,了解古诗词的赏析方法。2.体会此曲写景物的角度,并理解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说明:所谓元曲,实包含两个部份:一是散曲,一是杂剧。散曲可以说是元代的新体诗,张养浩的《水仙子•咏江南》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秋光的散曲。张养浩的散曲作品大多调子比较低沉,多是表现“警世”、“退隐”题材的,或同情人民疾苦题材的,如我们熟知的《潼关怀古》。而此曲写秋,曲中景物迭出,各具情态,诗情画意,风格清逸,情调欢快。打破传统咏江南诗词的写法,描写时远时近:望大江远山,写两岸人家,芰荷池塘,沙洲水禽,忽而放纵开去,极目天际之
2、画船,倏地又收回至村落酒帘,于是一片江南秀丽风光,便一览无余。流水生烟,山岚耸翠,一动一静:画檐芰荷,安静恬淡,而沙鸥在舞,珠帘在卷,画船由天边驰来,酒旗在风中招展,又于宁静之中,显出一派生机。因此课堂中应着重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此曲,并且在不断诵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诵读领会古诗词情景交融的意境,了解赏析的方法。2.难点:体味曲中作者“爱杀江南”所蕴含的感情。说明:通过品味语言、理解动静描绘,引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情感。张养浩的散曲讲究格律词藻,艺术上刻意求工,崇尚婉约细腻、典雅秀丽。因此,诵读体味至关重要,没有感
3、情就没有艺术,没有体味就没有审美。通过诵读,引发出独特的想象,进而产生个性化的审美,在心中荡漾起一种淡淡的愉悦之情,勾勒出一幅恬静、优美的江南水乡图,把学生带入一种对江南的向往之中。曲末对“爱杀江南”的理解,可结合诗中的描写加以引导,教以学生古诗词一般的赏析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目的导入新课1.1.读读背背,学生补充,引人今天的曲子的学习。2.激发学生学习曲的兴趣,使学生渐入学习的佳境,4回忆背诵白居易的《忆江南》,我们读到过的咏江南的诗词还有哪些?2.介绍曲的一般常识。(词是元曲,实包含两个部份:一是散曲,一是杂剧。散曲可以说是元代
4、的新体诗,杂剧是元代的歌剧;散曲可以独立,同时又是构成元代歌剧的主要部份。)根据已有的知识,回忆、讨论、解答。了解有关常识。(曲是词的替身,无论从音乐的基础或是形式的构造上,都是从词演化出来的。元曲就是曲子,分散曲和戏曲两种。散曲又分套曲与小令两种。)积累曲的一般常识。诵读感知1.教师范读,提示学生注意停顿、语音、语调。2.借助注释,个体朗读,通过理解,说说曲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风景图画?3.组织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来描绘曲中的江南美景,理解本曲的内容大意。1.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芰(jì)、飐(zhǎn)强调正音。2.自由交流,博采众妙。此曲写江南水乡秋色
5、,诗情画意,美不胜收。3.江面经晴日照射,腾起了薄薄的烟雾,岸旁的山影映入水中,氤氲荡漾,更显出烟水迷茫.之致。两岸精雕的房舍密接不断,秋光疏淡。放眼游观,词人静静地品味这一份无所事事的悠闲,何等怡然!反复朗读感受词的韵律美与情境美,将抽象的文字化为具象的画面,从语言的品味提升到对词的意境的自我表述。阅读鉴赏提问:词人在曲末道:“爱杀江南”学生集体朗读课文,四人小组思考问题,交流学习。(此曲前三句静景描写,后四句动景描写,这首曲看似客观描写,但实际处处有“我”的情感。如“看沙鸥”让学生理解七句写景中虽没有作者表赞叹的一字,但笔笔都像用蘸满了爱的浓墨画出来的,否则
6、哪能这样美丽与可爱的风景图画。4这是作者情不自禁的慨叹。七句自然景物描写中没有词人表赞叹的一字,以此句作结,是否突兀?此曲在景物描写手法上主要有什么特点?的“看”固然是“我”看,看到他们在飞舞,流露出本人闲洒自适的怡然之味。“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的“淡”也包含着作者对景物的感受和评价。有泯去了嚣扰俗丽的意味,更增添了几许诗意盎然的搖曳之姿。美好的景致中寄托着作者的闲适心境和对江南的喜爱的感情。)这些景物都带有江南水乡风光的特点,而且又景中含情。拓展延伸引入柳永的《望海潮》,组织学生朗读,并与课文比较。(重点放在描绘的自然景物不同和“爱杀江南”与“异日图将好景,归去
7、凤池夸”的不同情感的比较)1.朗读后交流感受。2.在描绘的景物不同及作者流露的情感两方面进行比较。(张养浩描绘了一幅秋光淡淡,安静闲逸优美的江南水乡图,寄托着作者的闲适心境。柳永描绘了一幅繁华富庶、宏伟壮丽的杭州的历史画卷,彰显了他对孙何宦途前景的美好祝愿。)从词所描绘的景象把握作者的情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学习赏析诗词的方法。课后作业选做题:1.用散文化的语言扩写课文。2.对课上引入的《望海潮》进行研读、分析,写一篇赏析短文。完成作业。1.通过扩写,深化学生对本曲的理解。2.习得方法,仔细研读、赏析古典诗词。思路点拨4本文的教学,也可由前两课《天净沙》比较阅读
8、入手,尽管作者他们都选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