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教学设计1

《黔之驴》教学设计1

ID:36943570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30

《黔之驴》教学设计1_第1页
《黔之驴》教学设计1_第2页
《黔之驴》教学设计1_第3页
资源描述:

《《黔之驴》教学设计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黔之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柳宗元的生平及创作背景,积累文言实词;背诵全文。2、认真阅读课文,分析驴、虎两个寓言形象的特点,里欧节寓言的深刻含意,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的方法。3、能够借助书下注释阅读文言文,能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讲述故事。4、理解和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含意,认识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的道理。教学重点1、认真阅读课文,分析驴、虎两个寓言形象的特点,里欧节寓言的深刻含意,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的方法。2、理解和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含意,认识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的道理。教学课时

2、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学习的时候大家一定会经常遇到一些成语,成语中有不少来源于我国古代寓言故事,“黔驴技穷”就是其中一例,它来源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而要正确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我们就必须先来一起接触这篇寓言。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所谓“寓”就是寄托的意思。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西方最著名的寓言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所

3、以,我们阅读本文时,要看它讲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并理解这个故事含有什么深刻的道理。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本文是寓言故事“三戒”中的一篇。“三戒”是三个应引为借鉴的故事。黔,今贵州的简称,当时指今四川、贵州的部分地区,“黔之驴”指黔一带的驴子。2、作者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又称“柳柳州”。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文。这阶段

4、虽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黔之驴》是柳宗元《三戒》中的一则。《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讽刺了当时腐败的政治和社会,讽刺了封建剥削阶级丑恶的人情事态。3、学习生字:黔(qián)窥(kuī)慭慭然(yìn)骇(hài)跳踉(liáng)遁(dùn)噬(shì)好事者(hào)搏(bó)口阚(hǎn)三、古汉语知识:1、通假字:技止此耳(“止”通“只”。)2、一词多义:(1)、然:庞然大物(表示事物的状态,译为“……的样子”);然往来视之(表转折连词

5、,译为“然而”、“但是”)。(2)、之:视之(代词,驴);蹄之(代词,老虎);计之(代词,这情况)。(3)、以:载以入(连词,相当于“而”);以为神(介词,把)。3、词类活用:(1)、益狎(狎,形容词,意为“态度亲切而不庄重。”此处用做动词,意为“戏弄”。)(2)、蹄之(蹄,名词用做动词,意为“用蹄子踢”。)(3)、船载以入(船,名词做状语,用船。)四、默读课文,理清条理:第一段:交代驴的来历,写虎对驴敬畏而又急于摸底的心情。“蔽”“窥”稍这几个动词用得恰到好处。第二段:写老虎对驴的甚恐——怀疑——试探——进攻,把虎写得栩栩如生,烘托

6、出驴貌似强大却外强中干的形象,使寓意深刻。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2、利用工具书,翻译课文。二、解答疑难文言词语的含义。注意两个句子的翻译。(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2)、驴不胜怒,蹄之。三、细读分析:1、整体阅读文章,把握老虎的不同表现,理出文章叙事线索。2、课文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可分为几个层次?——文中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可分为六个层次,即(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2)、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3)、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4

7、)、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5)、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6)、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3、课文对驴进行了哪些描写?明确:体态、声音、动作,(“庞然大物”。“鸣”和“蹄”,)传神地写出了驴在“庞然大物”的形体掩盖下的平庸技能。4、分析驴的形象特点。是一个虚有其表,实际无能的家伙。5、积累成语: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使完了。黔驴之技: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庞然大物:形容表面上强大而实际上脆弱的东西。6、探讨故事的寓意。寓言往往通过一定的故事,讲明一个道理,寓含讽喻

8、劝戒的意义。它常用动植物或非生物作为主人公,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那么这篇寓言借驴和虎这两个动物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1)、从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角度得到启示: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