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行教学设计

兵车行教学设计

ID:36933743

大小: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8

兵车行教学设计_第1页
兵车行教学设计_第2页
兵车行教学设计_第3页
兵车行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兵车行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兵车行》【教学设计】  学习《兵车行》这首诗,无疑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的育人功能,让学生感悟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然而,语文课毕竟不是政治课。因此一定要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还课堂以琅琅书声,指导学生在不同方式的朗读中体验感悟杜甫的情愫,深入理解杜甫的情怀。  同时,语文课应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为此,就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把话语权还给学生,教师只起点评、启发、引导的作用,绝不能越俎代庖。  语文学习同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应当“授之

2、以渔”,而非“授之以鱼”,为此就要教给学生诗歌鉴赏的方法,以实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  【教学目标】  1.培养诵读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形象,再现形象,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2.认识诗中所反映的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3.品味诗人深沉、激越的忧国忧民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和作品深沉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幻灯出示伊拉克儿童受难的照片,营造氛围,导入课题)  同学们,看到这幅画面,你作何感想呢?战争摧毁了这个孩子

3、的家园,夺走了孩子父母的生命,我们仿佛听到了这个孩子在悲伤地啼哭。是啊!战争是残酷的,无论正义还是不义的战争,都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因此古人才有“宁为治世之犬,不为乱世之人”的感慨。今天,就让我们追溯历史,回归唐朝,回到杜甫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笔下,看他描写的战争带给老百姓怎样的生离死别吧!  二、听朗读录音,感受全诗感情基调  思考:  1.听完录音,说说你对全诗的感情基调有何感受?(低沉,压抑,怨愤)  2.全诗主要叙述了什么内容,请用自己的话加以简洁概括。(家人送别,役夫申恨)  三

4、、文本探究与诵读指导  (一)探究第一节  (幻灯出示徐燕孙根据《兵车行》创作的油画)  1.假如你就是阅尽人间沧桑的诗人杜甫,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请用100左右的文字进行描述。(3分钟)  2.学生交流、互评,教师点评。  3.作为一个普通人,你目睹这一情景后体会到什么感情?请从诵读中体现出来。  (指名朗读,点评,齐读)  诵读指导:  ①“辚辚”“萧萧”语速可稍快,因为这时的场景使人吃惊。4  ②“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诗人被震撼,甚至不忍述说,逗号后可以有一个心理上的停顿、延时。  ③“牵衣顿足拦道哭

5、,哭声直上干云霄。”“直上”要读出动态趋势;“干”是“冲”之意,要读出哭声震天,怨气冲天,生离死别,要读出怨愤之情,要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致入微。  (二)探究第二、三节  1.你认为造成这一惨剧的根源是什么?请找出有关语句,朗读出来。(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①这两句诗的重点是哪几个字?(意未已)  “意未已”三个字说明了什么?  ——说明唐玄宗完全不顾人民的死活,好大喜功,开疆拓土,正因为“意未已”,所以才有前面的妻离子散,哭声震天,才有后面的“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

6、哭”。统治者无尽的贪婪,不断地穷兵黩武、开疆拓土,是人间悲剧的发源地。  ②出示幻灯片,教师适当点评。  幻灯片一:天宝八载六月,哥舒翰以兵六万三千,攻吐蕃石堡城,拔之,唐士卒死者数万。(《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  幻灯片二:天宝十载四月,鲜于仲通讨南诏,将兵八万,至西洱河,大败,死者六万人。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诸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同上)  ③诵读指导  此时此地,杜甫的感情是怎样的?(愤怒指责)  请把

7、它读出来。读时既要强调武皇穷兵黩武的“开边”气势,将“武皇开边”重读,又应读出愤怒的指责与讽刺意识,“武皇开边——意未已”,后面停顿可稍长。“意未已”真是苦不堪言,要表现出叹惋无奈。  2.请你谈谈武皇开边给人民带来了什么?  先找出有关语句读出来,然后谈谈理解。学生可能出现的理解有:  [理解一]  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①“点行频”说明了什么?  “行”音hánɡ,古代军事编制25人为一行。  点,检查、核对。“点行”可理解为检查核对军队人数然后征兵。“点

8、行频”,就是频繁地征兵。  ②“十五”“四十”“北”“西”说明了什么?  “十五”“四十”说明战争时间久,百姓服役时间长。“北”“西”说明战争地域广。这些都说明战争给士卒本人带来了深重灾难。  ③出征时裹头本来父亲也可以做的,为什么写里正裹头?  A.士卒出征时年纪小。  B.由于“点行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