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与客家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与客家文化

ID:36929105

大小:3.02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5-11

中华传统文化与客家文化_第1页
中华传统文化与客家文化_第2页
中华传统文化与客家文化_第3页
中华传统文化与客家文化_第4页
中华传统文化与客家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传统文化与客家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客家文化-中华文化的奇葩主讲:罗勇教授一、中华民族大背景下的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二、客家文化的生成背景与土壤三、客家文化之特色1.“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2.古汉语的“活化石”3.“东方的古罗马”——客家围屋4.香自青山绿水来——客家人的饮食文化5.历史悠久的风水文化6.绚丽多彩的民间文艺四、中国传统文化与客家精神一、中华民族大背景下的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客家民系(族群)——历史上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中原汉民渐次南下进入赣闽粤三角区,与当地土著居民及畲瑶等少数民族发生融合而形成的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汉族支系。他们过着带有显著山区特点的农耕经济生活,具生活,具有独特的客家方言系统,独特的文化民俗

2、和情感心态,称之为客家民系。客家民系是客家文化的载体,客家民系之成立也就意味着客家文化之形成。首先,唐末至宋末的移民运动是客家文化形成的直接动因。二、客家文化的生成背景与土壤这一时期,由于战乱等原因,大量的汉民从江淮、荆湖、两浙乃至中原迁入赣闽粤三角区,由此打破了这一区域长期处于原始封闭的状态和古越族的后裔山都木客以及畲瑶等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居民格局,给这一区域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勃勃生机。一方面,汉民们把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入这一地区,使这一地区得到较快的开发,迅速改变着往昔那种“人烟稀少,林菁深秘,野兽横行,瘴疠肆虐”的面貌。另一方面,汉民们与畲瑶等少数民族交错杂居在一起,势必以自

3、己优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对他们发生方方面面的影响以致最后同化他们。杨澜《临汀汇考》描述了长汀、宁化等地原来“刀耕火种”的畲瑶等少数民族被汉族同化后的情况,“于是负耒者,皆望九龙山而来。至贞元(785—804)后,风土之见于诗者有曰:山乡只有输蕉户,水镇应多养鸭栏,隐然东南一乐土矣。”上述两个方面便促使赣闽粤三角区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以至到了宋代,这里人文蔚起,一个以中原传统文化为核心同时又蕴涵着其他因子的新的文化形态——客家文化便初步形成了。其次,赣闽粤三角地带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客家文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王安石说:“虔州江南地最旷,大山长谷,荒翳险阻。”清同治《赣州府志》载:赣之为郡,

4、处江右上游,地大山深。温仲和在《嘉应州志》中写道:“州俗土瘠民贫,山多地少,男子谋生多抱四方之志,而家事多任之妇人。故乡村妇女,耕田、采樵、缉麻、缝纫、中馈之事,无不为之,絜之于古,盖女工男工皆兼之矣。”一方面,客家先民从北方迁到南方,从平原地带入居山区丘陵,他们虽然远离了动乱与战火,却面临新的生存劣境。因此,他们不得不对原来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模式作某些调整以适应新的环境。由此久之而形成新的风俗习惯,如温仲和在《嘉应州志》中写道:“州俗土瘠民贫,山多地少,男子谋生多抱四方之志,而家事多任之妇人。故乡村妇女,耕田、采樵、缉麻、缝纫、中馈之事,无不为之,絜之于古,盖女工男工皆兼之矣。”这是与

5、中原地区传统的“男耕女织”很不相同的新的男女分工格局,由此也就铸就了客家妇女吃苦耐劳,精明强干的优良品格和不缠足、不束胸的健劲气习。又如,赣闽粤山区不宜种麦子磨面粉,客家人就在豆腐里面塞上肉馅做成酿豆腐,形似饺子,这便是北方人吃饺子习俗的一种承传和变异。另一方面,客家大本营地区四面环山,交通不便,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为客家文化保存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系个性创造了条件。如客家方言中保留着较多唐宋时期的中原古韵和古汉语词汇,就是一个典型实例。第三,赣闽粤三角地区土著居民的 文化给客家文化的形成予重大影响。瑶族”耍歌堂”畲族妇女从人类发展的通则来看,不同民族间文化的影响和融合是双向式

6、的。如前所述,南来汉民在进入客家大本营地区后,以自己优势的文化去融合、征服土著居民,那么,土著居民也势必以自己固有的文化去迎接这种外来文化,双方便在这种不断的撞击中激荡和交融,最终孕育出一种新文化,即客家文化。根据民族学的研究成果,一般认为赣闽粤三角区的土著居民即是古越族的后裔和畲瑶等少数民族。因此,客家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古越族和畲瑶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强烈影响,这一点是肯定的,也是不容否认的历史事实。三、客家文化之特色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放条鲤嫲八尺长。鲤嫲头上撑灯盏,鲤嫲肚里做学堂。做个学堂四四方,兜张凳子写文章。……”唔读书,冇老婆“教子两行正路

7、,惟读惟耕。”“地痩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读书肯用功,茅寮里面出相公。”“天光唔起误一日,少年唔学误一生。”“目不识丁,枉费一生。”“耕田爱(要)养猪,养子爱读书。”“子弟唔读书,好比冇眼珠。”“生子唔读书,不如养头猪。”“唔识字,一只猪”,“唔识字,蚯蚓一粪箕”。“唔识诗书,有目无珠。”…………“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冇老婆。山鹁鸠,咕咕咕,唔读书,大番薯。”客家人两件事:耕田读书耕读处:力耕可以无饥,开篇自然有益石旗杆2.古汉语的“活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