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ID:36892805

大小:381.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5-10

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_第1页
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_第2页
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_第3页
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_第4页
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_第5页
资源描述:

《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鲍鹏山庄子与《庄子》《秋水》《逍遥游》庄子: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庄子》:想象丰富奇特,文势汪洋肆意,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曾任漆园吏。楚威王闻其贤,聘以为相,不就,穷困终生。《庄子》时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是道家经典之一。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的主要主张是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就是要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与老子并称“老庄”。学习目标:体会意蕴,领悟哲思,发掘文化内涵,彰扬人文精神。走进庄子的精神世界,评议文章的基本观点。学习策略

2、:立足文本,朗读品味,驰骋想象,质疑思辩。阅读首段,回答问题:一、作者认为庄子的意象是怎样的?奇特。“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二、作者认为庄子的作品有着怎样的意蕴?深邃难解。“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三、具体而言,作者读庄子作品有着怎样的感受?视界为之一开,俗情为之一扫。四、作者以为庄子有着怎样的聪明才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是“造化钟神秀”,是“天仙才子”。理解下面这段文字:庄子钓于濮(Pú)水,楚王使大夫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Sì)而藏之庙堂

3、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于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注:累:犹言“添麻烦”、“吃辛苦”。涂:泥。巾:即巾幕,古人专用以覆盖贵重器物的东西。笥:竹箱。指国王把神龟置于笥中,上面用巾盖好,藏于庙堂之上,以供占卜之用。阅读课文2~7段,回答下列问题:一、庄子拿乌龟的选择来打比方,说明他鄙弃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鄙弃富贵权势,追求人格的独立,精神的自由,品格的高洁。二、作者所说的“清洁的精神”的含义是什么?“清洁的精神”,其含义是洁身自好,拒绝诱惑,决不同流合污。三、“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

4、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其中“月亮”比喻什么?你对这句话如何理解?“月亮”参照前一句“心灵月亮”四字,可见是指心灵,作者拿皎洁的月亮比喻纯洁的心灵,比喻一种独立的文化精神。正因为有庄子等人具有超凡绝俗的清洁精神,坚守了独立的文化品格,决不屈从权势,这种文化精神才没有彻底失落。庄子是棵树一轮孤月之下一株孤独的树四、讨论:庄子的“孤独”的原因一边是手握重权、拥有千军的王侯,一边是单枪匹马、穷困潦倒的书生;一边为一己私利,视民如草芥;一边悲天悯人,同情百姓之疾苦;一边手执利刃,不知道刀刃上还沾满人民的鲜血;一边手握秃笔,不知道能否写尽人间的辛酸

5、?对世道冷眼看穿,所以他是非不管;对百姓热肠牵挂,所以他悲慨万端。诸侯何其强大却又多么渺小,庄子何其无奈却成就伟大:是正义同暴力的冲突,是英雄对历史的抗争……所以那是伟大的孤独。五、思维拓展:庄子的“孤独”有没有知音?屈原,李白,杜甫,鲁迅,鲍鹏山课后分析:庄子的“冷”、李白的“醉”与鲁迅的“骂”。李白不屈服世俗权势,“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悲天悯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屈原对楚王的忠心,对楚国的眷恋,放不下楚国,只好以死相报,“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庄子则放不下天

6、下百姓,他选择同权势决裂,用秃笔记录下百姓的辛酸。阅读胡文英的一段话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这是庄子自己的“哲学困境”。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鸽子的温柔宽仁。阅读后几段回答问题:一、怎样理解胡文英一段话中的“是非不管”与“终不下手”?“是非不管”就体现在下文的“无”中;“终不下手”是指不谋官职,不付诸行动。表现在庄子拒绝权势的媒聘中。二、怎样理解作者对庄子怪诞的解释?作者将庄子的怪诞和孤傲,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来考察,看成是对黑暗的挑战,对人类的怜悯。“他有蛇的冷

7、酷犀利”,这是对付残忍的诸侯的;“更有鸽子般的温柔宽仁”,这是对待天下苍生的,是更加深沉的。看出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也就看出了他对人类的怜悯。庄子的精神境界是怎样的?作者对他是怎样的态度?一方面,他对人类充满怜悯,最多情,最温柔宽仁,最敏感,因而最脆弱,最易受到伤害。另一方面,对污浊黑暗的世界,冷眼看穿,冷酷犀利。庄子在污浊的人世间保持着清洁的精神,他超凡绝俗,拒绝诱惑,把自由的价值看的至高无上,不屑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作者对庄子既有景仰之心,爱戴之情,又有谨慎的否定,他的精神只是一种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