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881397
大小:1.78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5-10
《建筑史:拜占庭到哥特风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拜占庭到哥特的“进化”——建筑史拜占庭公元5世纪下半叶,西哥特人灭亡了西罗马帝国,现今欧洲的大部分特别是西欧从此陷入文明的黑夜。但是在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东罗马帝国局势相对稳定,由于统治这里的是东正教,对希腊-罗马传统建筑比较宽容,所以文明仍然继续着,虽然创造力大不如从前。到15世纪东罗马灭亡之前,这里的建筑已形成了相当出色的风格,在建筑史上称为拜占庭时期。莫斯科的华西里·柏拉仁诺教堂,建成于1555年和1561年之间。拜占庭建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拜占庭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由于地理关系(东罗马包括以巴尔干半岛为中心,领属包括小亚细亚、叙利亚、
2、巴勒斯坦、埃及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南高加索的一部分。),它又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等东方文化,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并对后来的俄罗斯的教堂建筑、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建筑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宫殿般的莫斯科地铁站MoscowMetro(一)拜占庭建筑的特征1、屋顶普遍使用“穹窿顶”。这一特点显然是受到古罗马建筑风格的影响。但与古罗马相比,拜占庭建筑在使用“穹窿顶”方面要比古罗马普遍得多,几乎所有的公共建筑和宗教性建筑都用穹窿顶,而古罗马建筑虽也有此类形式,如万神庙,但还不普遍。2、主体突出。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体量高大的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
3、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3、创造了把穹顶支撑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角砌方柱,然后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4、色彩注意变化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在这一方面,拜占庭建筑极大地丰富了建筑的语言,也极大地提高了建筑表情达意、构造艺术意境的能力。哥特罗马风建筑作为一种过度形式,它在建筑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把高塔组织到建筑的完美结构图之中。另一个创新之处在教堂的两旁加上了钟塔。最早的哥特式是从罗马风自然地演变过来的,在布局上一直跟从罗马风,结合了厅堂式的十字
4、式,两个高钟塔没有什么变化,哥特式的精髓在于肋。因为宗教性质的改变,教堂的作用也发生改变,因而建筑也继而改变。从一定意义上讲,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唯一具有永恒生命力的艺术。然而,这一伟大的艺术,却不仅诞生于并不伟大的时代,而且也得到了一个并不伟大的称号:哥特建筑。哥特,原为参加覆灭古罗马帝国的一个日耳曼民族,其称谓含有粗俗、野蛮的意思。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人,因厌恶中世纪的黑暗而“赠”给中世纪建筑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本意是以此来贬斥中世纪的建筑风格,但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一称谓也就失去了它的褒贬性,而成了一种专有名词。尖峭的形式,是尖券、尖拱技术的结晶;高耸的墙体,则包含着
5、斜撑技术、扶壁技术的功绩。而那空灵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态,则是基督教精神内涵最确切的表述。高、直、空灵、虚幻的形象,似乎直指上苍,启示人们脱离这个苦难罪恶的世界,而奔赴“天国乐土”。最有影响的哥特式建筑,大多是教堂建筑。(二)哥特式教堂的造型特征1、平面一般为十字形,外观高耸入云,充满了一种超凡脱俗,腾跃迁升的气势与动感;2、飞拱加固支撑较薄的墙面,形成一种较特殊的外墙结构;3、西立面作为教堂的入口,有三座拱形门洞,象征“三位一体”,拱门上部由若干层线脚,加以繁缛的装饰,逐次向内收缩;4、内部为轻盈裸露的肋拱支撑穹顶,内部空间高大、宽敞,中厅窄而长,瘦而高,教堂内部导向天堂和祭坛
6、的动势都很强。束状的柱子涌向天顶,像是一束束喷泉从地面喷向天空。5、窗户高大明亮,镶嵌有彩色玻璃图案。每当阳光从布满窗棂间的彩色玻璃照射进来时,整个教堂的空间便弥漫着迷离与幽幻,教堂仿佛就是天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