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877071
大小:1.21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5-10
《《教师:两难问题》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四章教师:两难问题——从“中间人”到“介入者”12本节话语“两难问题”“存在论逼近”“中间人”“介入者”“存在论危机”“公共使命”“微型叙事”31.“两难问题(P205)※恶性循环→两难问题对于教师的批判与期待泛滥教师自身对于话语中教职的困惑感到愤懑和绝望丧失见证自身存在的话语,迷失了教师的自豪感与使命感教师丧失了自身的话语,愈是迷茫、沉默※“教师”的问题领域处于外部的评头品足与内部沉默的夹缝之间,构成了两难问题。※所谓两难问题,是指一个问题有相反的两种解释,两者都有合理的依据解决问题。(16章P239)42.“存在论逼近”(P206)起源:卢梭的浪漫主义
2、的传统设问:“教师是怎样一种角色?”、“教师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我(您)是教师?”,设问“教师角色”功能:把“存在论逼近”置于以教师的职业生活为对象的研究的核心。对于教师的存在论逼近,为教师以个人身份砸碎制度中的身份化体制与身份化计划的实践(主体的斗争),作出了准备使命:以启蒙与科学理性为基础而形成的近代的“宏大叙事”的解体本节话语5本节话语3.中间人(P209)教师角色显露出如下种种二元关系中的中介性质:“儿童”与“成人”、“母性”与“父性”、“外行”与“专家”、“大众”与“文人”、“学习者”与“教育者”、“实践家”与“理论家”、“艺术家”与“科学家”、
3、“百姓”与“官僚”、“从属者”与“掌权者”、“凡人”与“圣人”。※教师这一角色,无论怎样做出明确的界定,事实上是“中间人”。6本节话语4.介入者(P211)教师在多元的、多层的“中间领域”中,以人与事物及人与人为媒介;以课堂内外多样的文化为媒介,通过交流与沟通,在学校与课堂里展开构筑文化的公共空间的实践。75.“存在论危机”(P211)本节话语①存在论危机的表现:越来越多的教师感受到了存在论危机,在学生、学校和社会的推搡和责备中无所适从。教师的存在论危机,是在“学校”这一装置所约束和控制的教师的身份,与教师在其自身的世界中活生生的身份感悟的裂缝之中表现出来的。
4、②存在论危机的特征:回归性、不确定性、无边界性③存在论危机的根源:教育意识中“私事化”的渗透,导致教职的“公共使命”的丧失。8本节话语6.公共使命(P214、17章268)是指承担相同社会角色和职责的群体共同肩负的责任或任务。佐藤学认为,公共教育的学校的使命就是在于实现民主主义社会,学校本身必须是借助“民主主义”构成的社会。因此学校必须成为个性交响的场所。在这种学校里,学生、教师、校长、家长,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个人的学习权和尊严都应受到尊重;各种各样的思考方式与生活方式都应受到尊重。这里所谓的“民主主义”意味着杜威所说的“各种各样的人协同的生存方式”。
5、人们之所以常常选择教师职业,是因为教师工作可以为人类的幸福做出某种贡献,它是一种超越了个人利益,能够参与社会与文化之建设的职业。97.“微型叙事”(P215)本节话语教师从其自己的日常教育实践中,发现和记录自己亲身体验的经验,通过教育叙事探讨其经验的意义,用这种贴近教师生活的叙事来应对教师心灵深处所存在的,平日不察觉或有意忽略的存在论问题。佐藤学认为“微型叙事”生成的意义:在微型叙事的话语中,浓缩了教师亲身经验的社会、历史与文化。教师在相互讨论和评论“微型叙事”的实践中,借助个体之间经验的碰撞,形成了构筑作为教师的“认同性”与“沟通”的实践。正是基于这一无限级
6、数的实践,我们才能为新型的教师形象及其实践,提供规范的话语。10本章脉络和核心:“教师”的重建“存在论逼近”——把“存在论逼近”置于以教师的职业生活为对象的研究的核心。以“存在论逼近”作为研究的基本方法,重新界定了教师这一概念,探索创造出新型教育实践之修辞的途径。为教师以个人身份砸碎制度中的身份化体制与身份化计划的实践(主体的斗争),作出了准备。“中间人即为介入者”——作为“中间人”的教师必须作为“介入者”加以重建,必须探讨把教师的实践作为“介入者的实践”加以重建的方略。(从恢复中介项的性质着手,展开“教师”概念的重建)“微型叙事”——基于“微型叙事”的实践,
7、我们才能为新型的教师形象及其实践,提供规范的话语。11主要概念“反思性实践”“范式性认识”“陈述性认识”“3C”“教师文化”12主要概念1.教师文化(P211)是指在学校教师群体内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的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规范等。补充:教师文化是指教师的职业意识与自我意识,专业知识与技能,感受“教师味”的规范意识与价值观、思考、感悟和行动的方式等,即教师们所特有的范式性的职业文化。(17章P253)13主要概念2.反思性实践(P212)“反思性实践”的概念是唐纳德·舍恩提出的。以“行为过程的反思”为原理的“反思性实践”替代以“技术理性”为原理的“技术性实
8、践”。“反思性实践”是在同情境进行对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