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852672
大小:498.10 KB
页数:53页
时间:2019-05-11
《《设备点检初》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设备点检培训全员生产维修TPM什么是TPM?TPM是英文TotalProductiveMaintenance的缩写,中文译为“全面生产维护”,也可译为“全员生产维修”或“全员生产保全”。它是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护为过程、全体人员参加为基础的设备保养和维修体制。3TPM的效益P:减少故障停机(1/10—1/290)、提高生产率(2倍)、提高计划达成率、缩短生产周期Q:降低不良品率(1/10)、提高产品质量(缺陷率为1/10)C:减少人工费、节省维修成本和制造成本(50%)S:改善工作环境和自
2、然环境、减少事故机率、提高安全性(实现零灾害)M:增强市场意识、提升员工士气(提案数量上升5—10倍)、树立企业形象TPM的起源及其作用第一阶段:1950年美国,事后保全第二阶段:1955年前后,规律性,周期性的出现问题---定期维护第三阶段:1960年不发生故障的设备从设计、安装开始第四阶段:1960年,美国GE公司提出生产性保全:PM第五阶段:70年代初,日本丰田提出TPM=全面改善第六阶段:90年代TPM走向世界5设备管理的形成与发展设备管理从产生至今,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在工业革命初期,加工规模小
3、,设备简陋,设备的维修一般由操作工负责,并无专门的设备管理。上世纪初,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普及,机械作业逐步替代手工作业,它克服了手工作业的质量不稳定、无法大批量生产、成本高等缺点。尤其是上世纪30年代以后,美国的制造加工业对机械装备的依赖性越来越突出,伴随而来的设备故障率也与日俱增,严重影响着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随着设备构造的日益复杂,先进设备的维护越来越困难,其本身的品质以及组合精度严重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加上操作者不熟悉设备的性能和机能、误操作、延误管理等,几方面因素导致设备维护成本不断增加。6为了
4、解决这些问题,美国制造业提出了“事后保全(BreakdownMaintenance,BM)”,即当装备出现故障后马上采取应急措施进行事后处置。这一时期,设备最显著的特点是半自动、手动操作设备多,结构也简单,因此工人可以自己动手修理,现象是不坏不修、坏了再修,BM从上世纪初一直持续到40年代。上世纪50年以后,开始出现复杂设备,复杂设备由大量零件组成,修理所占用的时间已成为影响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人们发现设备故障总在某个部位出现,因此在维护时主要去查找薄弱部位并对其进行改良。为了尽量减少设备修理对生产的影响
5、,美国提出预防保全制度,苏联提出计划保全制度,即PM(PreventiveMaintenance/1951),既通过对设备的“物理性检查”预防其故障的发生,从而达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7预防保全-PM的开展包括三个方面活动:设备的日常维护(清洁、检查和润滑)。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掌握设备的劣化状况。对设备的劣化采取复原活动。从推行PM开始,设备管理开始由事后维修向定期预防维修转变,强调采用适当的方法和组织措施,尽早发现设备隐患,通过预防和修理相结合,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管理界把设备管理发展的这两个时期称
6、为传统的设备管理时期。8后来,人们发现设备的许多故障是周期性出现的,于是出现了通过对设备的改进,以减少故障的发生,或简化对故障进行检查和修复,以延长设备寿命的改善活动——“改良保全”(CorrectiveMaintenance,CM/1957),CM将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共同纳入到活动之中:记录日常检查结果和发生故障的详细情况。对故障发生源进行有效的改善。为了保证设备不出故障、不制造不良品,又出现了“保全预防”(MaintenancePrevention,MP/1960)。从设备的设计阶段就开始对设备故障进行控制
7、,其最终目的是实现无故障和简便的日常维护。MP是依据对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情况的完整记录,帮助设计人员对设备的结构进行改进。最终,美国通用公司将BM、PM、CM、MP四种活动结合起来称之为“生产保全”(PM,ProductiveMaintenance),从此出现了设备管理的科学方法,这就是TPM的雏形。920世纪60年代,日本引进PM活动并改造成以生产部门为主的TPM改善活动。(即TotalProductiveMaintenance,全员效率保全,通过全员参加的设备保全管理来提高生产效率,使生产效益最大化)——71
8、年,日本设立了全日本PM奖,丰田公司的下属企业日本电装公司首先得奖。——80年代:TPM作为一套有效的企业管理体系,得到了广泛认同,世界上许多公司引进了TPM系统。与此同时,TPM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完善,拓展为全公司(包括非生产部门)、全员参与的管理行为。从最初的设备维护管理,发展到安全、健康、环保、质量、产品开发、供应链、人事培训和办公室管理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一套综合性的企业管理体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