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838303
大小:1.05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5-10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珂刺秦王主备人:蔡素艳授课人:张亮教学目标与要求: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思想内容,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2、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课文学习,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文言标点和翻译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提高鉴别欣赏能力。重难点1、要了解战国末期燕国与秦国的斗争形势,从整体出发,再来观察燕太子丹遣荆轲刺奏王的意义。2、要历史地看待古人,看待英雄人物,要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3、要理解学习本文历史的真实性和表达的艺术性。导语:
2、我们学过《战国策》中的《触龙说赵太后》、《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背景简介:《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
3、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补充介绍: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
4、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荆轲刺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课文讲解课文分析:一、本文结构:1、准备。(1--6)2、诀别。(7--10)3、刺秦。(11--19)(1)简介背景。(1节)(2)准备“信物”。(3-4)(3)、准备武器。(
5、5节) (4)、配备助手。(6节)(1)、怒叱太子。(7--8)(2)、易水悲歌。(9--10)(1)、计见秦王。(11--13)(2)、勇刺秦王。(14--18)(3)、壮志未酬。(19)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的叙述,赞扬了荆轲机智勇敢和扶弱救困,反抗侵伐的侠义行为,表现了作者反抗强暴统治的思想。1、沛公军霸上驻军名词动词2、沛公欲王(wàng)关中称王名词作动词3、为(wèi)击破沛公军替、给4、范增说(shuì)项羽曰劝说5、沛公居山东时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地区。6、好(hào)美姬喜好7、此天子气也判断句
6、这一段记叙了几件事?1、曹无伤告密,项羽大怒。——开端2、范增进言,项羽决定灭刘。——发展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善:与……交好形容词作动词2、具告以事。具通“俱”,全部以事具告,状语后置3、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替,做4、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5、臣活之使……活6、孰与君少长?7、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那样名词作状语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善:与……交好形容词作动词2、具告以事。具通“俱”,全部以事具告,状语后置3、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替,做4、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
7、通“纳”,接纳5、臣活之使……活6、孰与君少长?7、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那样名词作状语刘邦是怎样得知这件事的?采取什么对策?项伯给他提出怎样的建议?——“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项伯夜访“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张良献策“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项伯提议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攻城略地,所隆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
8、不与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