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836728
大小:5.61 MB
页数:78页
时间:2019-05-16
《福建省人口发展功能区划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摘要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和谐发展始终是地理学的一个中心话题,人口的质量、数量及其空间分布是影响人地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近30多年来,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和生育政策的逐步完善,福建省人口再生产实现了向现代型的转变,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素质大幅提高,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更加协调,但人口发展问题呈现出了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由于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的惯性影响,福建省人口总量将继续增长,人口流动加剧、人口老龄化、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部分地区人口发展与当地资源环境存在较大矛盾等一系列问题日益显现。根据《福建省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预测,福建省在2039年前后将达到4067万左右的人口
2、高峰,未来30年要新增486万人口,同期也是福建省人口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界时预计将有1400万人口从农村进入城镇,这样就有大约1900万人需要在有限的国土空间上重新布局,这对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将产生重大影响。本研究以此为背景,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福建省67个县域为基本评价单元,从福建省区域的人居环境适宜程度、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及福建省各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6个方面来认识福建省人口分布同福建省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揭示福建省人口分布和发展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动力机制。将经典地理区划理论同现代先进的GIS技术相结合,把福建省划
3、分为四类人口发展功能区——入口限制区、人口疏散(收缩)区、人口稳定区、人口集聚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促进形成福建省入口分布合理、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对福建省其他相关功能区划提供有益的基础参考。关键词:人口发展;功能区;区划;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文摘目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合理的空间组织、有序的协调发展、健康的人口流动是区域参与世界经济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基本要求之一。区域的空间管治是理性政府的主要作为,合理引导区域内及区域之间人口的空间集聚、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是地区经济有序发展的基本保障。而人口问题始终
4、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围绕区域及区域之间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系统协调发展核心问题,我国在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概念,提出对国土空间按不同的主体功能进行划分,明确了哪些区域主要承担发展社会经济、集聚人口的功能:哪些区域主要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使各个区域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真正建立在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前提的基础上,要着力引导人口和经济在国土空间上的合理集聚,走一条尊重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系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协调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促进形成社会
5、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均衡格局。在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的惯性影响下,福建省人口总量将继续增长,人口流动加剧、人口老龄化、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人口素质不高、部分地区人口发展与当地资源环境存在较大矛盾等一系列问题日益显现,影响着福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本论文从福建省区域的人居环境适宜程度、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及福建省各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几个方面来认识福建省人口分布同福建省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揭示福建省人口分布和发展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动力机制。将经典区划理论同现代先进的地理空间分析技术相结合,把福建省划分为四类人口发展功能区——人口限
6、制区、人口疏散(收缩)区、人口稳定区和人口集聚区,促进形成福建省人口分布合理、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并对福建省其他相关功能区划提供有益的基础参考。本文的研究内容共分为6个部分:绪论部分着重阐述了本研究选题的背景和目的意义,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第l章:地理空间区划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主要分析了地理空间区划的理论Ⅳ中文文摘基础(包括了地理空间划分理论和系统理论),综合阐述了国内外地理区划的实践经验及其发展历程及其呈现的新特点,并总结了地理空间区划发展趋势。第2章:人口发展功能区划的基础研究。本章主要包括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阐明了人口发展功能区、人口发展功能
7、区划的基本内涵,包括人口发展功能区的定义及类型、人口发展功能区划的特性和作用;第二部分确定福建省人口发展功能区划的基本空间单元、提出区划方法和模型体系和评价的指标体系。第3章:福建省人口发展功能区划分指标评价。本章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研究区国土空间的自然环境特点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分析了福建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的空间差异;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采用相应的评价方法和分析模型对福建省各评价单元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和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价;第五、六、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