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与学中创设(论文)

在小学数学教与学中创设(论文)

ID:36821676

大小:3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6

在小学数学教与学中创设(论文)_第1页
在小学数学教与学中创设(论文)_第2页
在小学数学教与学中创设(论文)_第3页
在小学数学教与学中创设(论文)_第4页
在小学数学教与学中创设(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小学数学教与学中创设(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小学数学教与学中创设良好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云南省玉溪市聂耳小学 艾华艳正文字数:4071字单位:云南省玉溪市聂耳小学姓名:艾华艳地址:云南省玉溪市九曲巷25号邮编:653100电话:13529972270【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与学中需要“创设良好学习氛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创设交流学习氛围,变‘个体学习’为‘集体合作’;创设探究学习氛围,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

2、自主个性。【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氛围自主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创新要从娃娃抓起,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造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7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教师应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平台,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在教与学中创设良好学习氛围,不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一、感悟

3、和体验知识内涵,建构自主学习的感悟情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了、感悟了,才能对知识的内涵把握得更准确、更深刻。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

4、务的。鼓励学生自主体验、自主感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如:在学习“圆柱与球体的认识”时,通过认识,学生已经感知“圆柱上下两个圆面一样大”。课件展示:“上下两个圆面一样大的就是圆柱体。”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疑问:“腰鼓上下两个面一样大,它是圆柱体吗?”从而更加深了对圆柱体的认识。感悟的过程,其实质是对原有的思考和结论采取批判的态度,并不断予以完善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反复思考,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教学“猜一猜”中,教材上一个同学

5、两只手分别拿着红花和蓝花。他说,我左手拿的不是红花。另一同学说,你右手拿的是红花。这个我们看似简单的例题,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却存在着两大难点:一是学生左右手混淆不清;二是猜两个东西“不是什么,就是什么”7这种类型题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教师先创设了一个蓝猫提问的情境,希望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以诱发学生创新潜能的萌动,并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运用手中的红花和蓝花教具直观比较,互相交流,借助形象思维来解答本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励学生的创新乐趣

6、。在初学平均分配应用题时,有学生提出:“老师和书上说的都正好分完,可是五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能不能分?”我为学生批判地思考问题感到惊喜。我鼓励全体学生讨论。结果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每个同学得分两个半苹果”,另一种认为“两人分得两只,剩下的一只谁都不吃”。我告诉学生两种方法都对,都是即将要学到的数学知识,还特别表扬了提问的学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积极性都得以提高。二、探究与质疑问题,不断拓展思维空间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创造性是人的一种本能。要培养学生对已明白的事

7、物继续探究的习惯,永不满足,这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以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这是创造个性的具体表现,我们应倍加爱护和引导。首先,要精心组织教材,设计吸引学生的情境展开教学。如在低段,可以以游戏、活动等形式学习新课,并提供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我们可以解决游乐公园中的数学问题来学习乘加、乘减算式,也可以通过摆学具学习乘法口诀…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7时,我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长方

8、形框和正方形框,感知周长的概念。我让各组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周长,挑选一种最喜欢的方法,并说出理由。同学们通过动手制作和积极讨论,最后认为(长+宽)×2计算周长比较简便。有的同学提出正方形周长是否也可以用这个公式计算呢?有的同学认为还可以用更简单的方法计算…同学们各自发表见解,围绕着学习内容积极展开讨论。这时,有的同学摆弄着手中的长方形框说:“如果我把这个长方形框折成一个正方形框,周长不变。我们还能算出正方形的边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