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课件4

《师说》课件4

ID:36802858

大小:427.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10

《师说》课件4_第1页
《师说》课件4_第2页
《师说》课件4_第3页
《师说》课件4_第4页
《师说》课件4_第5页
资源描述:

《《师说》课件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韩愈师说《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列唐宋八大散文家之首,唐宋八大散文家为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古文”的概念是韩愈提出来的,是一种与内容空洞、重视词藻、堆砌典故、讲究对偶的骈文相对立的散文。它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散文文法。“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如《马说》、《捕蛇者说》、《爱莲说》、《师说》等都属于这一种文体。文学常识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韩愈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柳宗元句读(dòu)或不焉(fǒu)经

2、传(zhuàn)从师(cóng)读书(dú)不能(bù)传道(chuán)从容(cōng)聃(dān)蟠(pán)苌弘(cháng)近谀(yú)贻(yí)冉(rǎn)潘(pān)长幼(zhǎng)须臾(yú)怡(yí)通假字传道受业解惑或不焉,或师焉“受”通“授”,传授。“不”通“否”。通假异读字词注音内容本文的观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论证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并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第一段,从正面阐发中提出观点,为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确立理论根据.第二段,正反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第三段,以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观点.第四段,交代写作缘由,赞扬李蟠

3、时又强调了他的观点.本文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正反对比,事实摆得充分,道理讲得透彻,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找出文中古今异义的词找出文中一词多义的词找出文中词类活用的词找出文中的特殊句式阅读思考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译为㈠用来……办法(方式、工具、依据等);㈡……的原因(或缘由)。(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今异义词小学而大遗:(古)①小的方面;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今之众人:

4、(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许多的人。古今异义词古之学者必有师吾师道也吾从而师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老师动词,学习意动用法,以……为师动词,从师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名词,军队一词多义现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朔气传金柝舍相如广成传舍动词,流传动词,传授名词,古代解释经书 的书动词,传递,传送名词,客舍一词多义现象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小学而大遗位卑则足羞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意动用法,以……为耻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意动用法,以……为羞意动用法,以……为师名词作动词,学习词类活用现象不拘于时,学

5、于余。宾语前置,“之”为提宾标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被动句式介宾短语后置特殊句式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顶真作用前后紧凑,气势通畅,前后事理有机联系,充分阐明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修辞探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