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修身与理想人格锻造--中国经典传统文化所给予的启示

全民修身与理想人格锻造--中国经典传统文化所给予的启示

ID:36785256

大小:338.5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15

全民修身与理想人格锻造--中国经典传统文化所给予的启示_第1页
全民修身与理想人格锻造--中国经典传统文化所给予的启示_第2页
全民修身与理想人格锻造--中国经典传统文化所给予的启示_第3页
全民修身与理想人格锻造--中国经典传统文化所给予的启示_第4页
全民修身与理想人格锻造--中国经典传统文化所给予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民修身与理想人格锻造--中国经典传统文化所给予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本篇获得广东2014年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全民修身与理想人格锻造——中国经典传统文化所给予的启示王春芳(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中山5284021)摘要:我国传统文化尤其儒家文化中孕育着丰富的理想人格塑造的真谛,其文化内蕴与现代文化价值观尤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但不冲突,而且对现今人们的修身有借鉴和启示性意义。通过对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构成及抵达的方式分析,析出其对当代理想人格构建、价值体系重建的意义,这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的意义所在,也是当今中国建立公民社会的精神需要。关键词:全

2、民修身;传统文化;理想人格;公民人格几千年来儒家知识分子最高人生理想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1]的积极而达观的态度。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2]、何谓“浩然之气”?当然不仅是“养生之法”,更是一种做人之道,通过将自我的思想、行为作为反思的客观对象来认识自然、人生和社会,经长期涵养自我品性、修身养性,达到内在自我意识超越个体局限,而与他人、万物融为一体,获得永恒、无限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当今很有成就的大德高僧星云大师对人性的自在、心灵的动静、幸福的增进、生命

3、的感悟也有许多论述,他谈到:一个人除了修身以外,还要修心,正如王阳明先生所说:“擒山中之贼易,捉心中之贼难。”[3]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报告中用24个字重新诠释和概括了传统的智慧和理想,提出了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首次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作出高度概括。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优秀的道德观是共通不悖的,然而却更具有

4、现代意义。它所提倡培养的人已经是现代意义的公民,在推进现代公民文化建设中,传统文化所给予的修身文化观对新时代的公民人格锻造依然具有积极意义。1作者简介:王春芳:女,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新闻、文化传播研究。一、修身——身心兼修的理想人格境界修身来源于修养(cultivate或cultivation),英文原意是指农业耕作、培植,以获得收成,引申为人的修习、训练,以培养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在古典中国,修养是君子士人等上层人士的专利,普通民众与修养无关。汉以后的中国,“全民修

5、身”才进入文化中国的意识。为什么要修身?这是因为当人的心(观念)和身体越来越不相调适时,人们会强烈地感到自己的观念与自己的感性需要越来越相互背离,也就是“身体”已经不再受观念的控制,人是精神性与生物性的统一体,一旦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失衡,就会产生人性的扭曲以及信仰危机。修身就成为时代的主弦律。修身提倡对自身生存状态进行反思、调整,提倡精神与物质、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一致。这种修身的过程不是脱离社会实践的闭门思过,相反,它却要求人们以积极的态度回答生活向人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和挑战,达到在实践中的身心双修,从而学

6、会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相处,这就提出了如何做人的命题。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的做人要旨在于恰当处理人所面对的几个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内心相和谐一致的问题。修身于是从个体内在的修养扩展到社会人生层面。修身在个体层面强调身心双修。身指人性层面,包括人的性格、秉性、欲望等物质层面的需要,是人的形体外在的需求;心则指思想、精神等,是人的内在自我意义的追寻。身心兼修,才能神气不离、形神皆备。所谓“神不离气,气不离神”。修身在社会人生层面的意义,在于强调一个社会既不能废形而下的物质世界,也不能废形而上的精神

7、世界。这是修身的动态组成部分,身不能无心,心亦不能舍身;修身与修心,实为一体两面的关系。《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孟子的“养浩然之气”,道家的导引和吐纳术,庄子的“心斋”和“坐忘”,佛家的禅定和观想等,皆是身心同修的表现。身心同修的最终目的是对日常生活具有价值指导意义。它不是简单地体悟道的真谛,成为空想家,而是将所悟运用到平日自我日常生活的实践活动之中,在生活中实践并弘扬道的理念,成为现实人生价值实现的指南。也即是孔子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庄子所说,道,行之而成。于是在传统文化中,修身,便

8、不仅仅是最高统治者的人格修养和治国之道和政治实践问题,而是普通人的人格修养和道德实践问题;不是要求人们如何成为圣人那样的伟人,而是教人如何通过道德修养实践成为仁人、君子,从而达到理想人格境界的学问。这一点为当今人们在世俗生活中的自我身心修炼提供了传统经典的文化价值意义。二、理想人格境界的内涵在孔子的儒家思想中,普通人修身的目标不是成为一般人无法企及的圣人,而是君子。在他的思想中,君子已不是专指贵族了,虽然春秋时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