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文体的知识

三类文体的知识

ID:36769516

大小:7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15

三类文体的知识_第1页
三类文体的知识_第2页
三类文体的知识_第3页
三类文体的知识_第4页
三类文体的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类文体的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散文知识归纳一、理解特点【形散】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等。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神聚】主题集中鲜明。二、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等。三、散文的线索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找线索的方法: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

2、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四、散文的主题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命题趋势上多数作品涉及到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冲突,体现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对现代化的理性反思与批判,尤其是探讨农耕文化、乡村文化对现代人类的拯救问题。【概括主题的方法】1.解读题目法。很多题目直接点明了主题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练的概括。即使有的题目没有点明主题,也往往与中心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最佳的思考切入点。2.分析首尾法。首尾往往提示或暗含中心思想,所以一定要对首尾的语句进行重

3、点品悟。3.分析议论抒情句法。这些句子往往直接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了这些语句就抓住了作品的主题。4.联系背景法。有的文章只有了解它的背景才能深切地理解内容的由来和作者的意图,准确地概括出它的主题。要特别注意文后的注释说明的文字。5.因文而异法。写人叙事类散文主要对人物作出评价和赞美,或揭示评价事件的意义,或从人物事件中发出对人生等问题的感悟和认识;写景状物类散文则是借景、借物表达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某种感悟,思想认识程度深广,富于理趣;哲理性散文的主题往往是作者对人生或生活尖锐地揭示或评价。五、散文的语言特点1.质朴、自然、平实2.生动、形象、明快3.

4、深刻、隽永、含蓄4.华丽、优美、典雅5.幽默、诙谐、辛辣六、散文中的穿插性材料穿插性材料是近年来频繁考查的欣赏点。所谓穿插性材料就是文中在主体材料之外经常穿插一些其他的材料。就其类型而言,或是景物描写,或是事件叙述,或是诗词引用,或是细节描写,不一而足。就其位置而言,或开头、或结尾、或中间视需要而定。就其作用而言,或对比、或铺垫、或象征、或暗示、或烘托、或渲染、或正衬或反衬、或营造氛围或表现风格各尽其妙。准确定位。位置不同结构作用就不同。三个角度思考:1.内容本身所写。看穿插材料写什么,内容对表现主旨、抒发感情等有何作用。2.联系上下文。这是思考的主体部分

5、回答应具体。3.结合表现手法考虑结构作用。答题模式:1.开头。形象地表现、强调、展现了……领起、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衬托、反衬了……。2.中间。形象地表现、强调、展现了……与上文、下文照应,与……形成对比,衬托、反衬了……为展现主旨作铺垫。3.结尾总结了上文……与上文……相照应,点明了……中心,引发思考等。七、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3.第三人称,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八、叙述方式1.顺叙:能按

6、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呈现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4.补叙:文章有时根据内容的需要,要对前面所写的人或事作一些简短的补充交待,这种写法通常叫补叙。补叙和插叙虽然都是对主要情节的补充和交待,但它们也有不同。补叙大都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的话。九、描写手法1.景物描写:再现自然风光营造某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2.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有时在

7、结构上引起下文、推动情节发展。3.正面描写:(1)渲染,采用浓墨重彩的笔法描绘事物、感染读者。(2)白描,运用简笔勾勒事物的轮廓的描写手法。侧面描写:(1)烘托,烘云托月。(2)正衬、反衬。4.点面结合:描写事件全过程或整个场景是面,抓写某一特殊情节或细节是点,点面结合才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突出重点,表达事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5.细节描写:增加文章情趣和可读性。十、表现手法1.抑扬:先抑后扬、欲扬先抑。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

8、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3.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