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756209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4
《虎林市第四小学潜能生自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虎林市第四小学“潜能生”转化工作自查报告转化“潜能生”工作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更是校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校深入开展“潜能生”帮助和转化工作,依据方案和评价标准对我校潜能生转化工作进行评价,共得90分,属于优秀等级。现对我校开展情况,作如下汇报:一、主要方法与取得的成绩(一)成立“潜能生”帮助转化组织,形成“一把手”工程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主抓德育、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团支书、少先队辅导员、学年组长为成员的“潜能生”转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赵雅君副组长:毛玉杰朱晓丽组员:孙晓华焉永德王德文李季秀刘丽彦胡传珠孙
2、贵鑫段志敏把“潜能生”转化工作纳入到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形成“一把手”工程,结合实际情况,落实责任,研制工作方案,制定学期和年度“潜能生”转化工作计划,建立适宜“潜能生”转化工作的相关制度(如:学生座位编排制度)和激励机制。(二)深入剖析“潜能生”形成原因,制定个性化帮教方案根据每一名“潜能生”的特点及成因,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转化方法。实行分类施教,制定个性化的帮教方案,开展“一帮一或一带几”的结对子活动,建立“潜能生”成长档案。指导班主任及学科教师开展“潜能生”转化工作,做到分工明确,措施到位,责任到人。(三)注重“潜能生”心理疏导,培养健康心理品质高
3、度重视对“潜能生”的心理疏导工作,积极排除“潜能生”不良情绪,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建立一支以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的“潜能生”心理疏导教师队伍,实行“德育导师制”,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最喜欢和信任的教师作为他的德育导师,亲其师而信其道。设立心理咨询室、师生谈心室,为师生心与心交流搭建平台。班班都开展创建“温馨教室”活动,为“潜能生”转化营造和谐环境。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组织全体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和学科教师积极开展“潜能生”的心理疏导,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展转化工作。加强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潜能生”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学习,直面生
4、活。捕捉“潜能生”的“闪光点”,适时激励他们不断进步,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心理品质。(四)关注“潜能生”学业成绩,培养学生好的学习品质1.时时关注,给“潜能生”向上的动力。在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中,特别关注“潜能生”,做到“五个必须”、“六进课堂”。2.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转化“潜能生”。培养“潜能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人而异去找准切入点。从起点低、难度小、有兴趣的问题入手,由浅入深的在反复中求进、在求进中反复的由点到面去培养,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潜能生”学习习惯,主要从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几个环节做起,针对不同的对象,强调其中的某一方面。
5、(五)同伴互助,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同伴互助是“潜能生”转化的有效策略之一。教师根据班内“潜能生”情况进行合理分组,成立若干个“1+1互助同飞”结对帮扶小组。为每一名“潜能生”安排一到两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帮带,每一课中所要掌握的知识点、练习、作业都由同组优秀生帮助一一落实。既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又培养学生的互助品质。(六)注重“潜能生”家庭教育,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家庭是教育的基础,父母是第一位教师,班主任是联系家庭和学校的纽带,班主任通过家访、家长会,与“潜能生”家长交流,形成共识,及时了解“潜能生”在家的表现和状况,有的放矢实施教育活动,防止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6、脱节。(七)立足“潜能生”可持续发展,实施科学有效评价1.建立以激励“潜能生”发展为宗旨的评价办法,施行发展性、多元化评价,指导教师、家长等积极参与评价,同时,建立“潜能生”评价跟踪机制,从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实行跟踪评价,建立起“潜能生”成长档案,及时评价,既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2.改变对“潜能生”学业评价的办法。在组织月考、期中、期末和阶段性考试中要分层次命制试卷或由任课教师单独命制试卷,让“潜能生”自主选择.(八)开展“潜能生”转化工作课题研究在全校中广泛开展“潜能生”转化工作课题研究,教师人人都要结合本人在“潜能生
7、”转化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来开展课题研究,开展经常性的论坛、经验交流等活动。现已有四位教师立了鸡西市级课题。二、存在问题1.家校联系、配合不到位。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家长处于被动地位,而且家长重视度不高,认识不到位,对孩子的关心、教育不够,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任务与家长无关,老师不找家长沟通,家长从不沟通老师,致使教育转化工作困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2.学生基础差,落的知识太多,特别是到了高年级,仅凭老师在校的转化根本不可能有大的提高。3.学校学生外来人数占的比例大,这些学生由于家庭原因,习惯养成不好,家长素质不高,家庭环境差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学生学习兴趣
8、淡薄、没有远大的理想、厌学等问题。三、改进措施1.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