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液细胞学检查在肺癌筛查中的意义

痰液细胞学检查在肺癌筛查中的意义

ID:36753898

大小:61.6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4

痰液细胞学检查在肺癌筛查中的意义_第1页
痰液细胞学检查在肺癌筛查中的意义_第2页
痰液细胞学检查在肺癌筛查中的意义_第3页
痰液细胞学检查在肺癌筛查中的意义_第4页
痰液细胞学检查在肺癌筛查中的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痰液细胞学检查在肺癌筛查中的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痰液细胞学检查在肺癌筛查中的意义【关键词】痰液细胞学;肺癌筛查;分型诊断  痰液细胞学检查因简便易行,患者无痛苦而成为筛查肺部恶性肿瘤最常用的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旨在探讨其在诊查肺癌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从2007年6月到2009年6月在我院行痰液细胞学检查的患者1460例,其中男性803例,女性657例,年龄26~83岁。  2.检查方法5  患者的痰液每天诊查1次,连续查3天,标本的采集选用自然咳痰法,清晨排痰以后,在上午8~9时让患者先用清水漱口数次,

2、再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尽量避免混入唾液或鼻咽分泌物)盛入无菌容器中立即送检,挑取黄豆大小带血丝部分、灰白色细丝或透明蛋清样黏痰于一张清洁的载玻片上,用压拉法制成2张厚薄均匀适中的涂片,湿固定于95%乙醇中至少15分钟,苏木素尹红(HE)染色后待干用中性树脂封片,在光学显微镜下按细胞病理学检查标准化程序进行定性及分型诊断[1]。  3.判断指标  相关指标以下公式计算:敏感性(%)=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性(%)=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准确性(%)=(真阳性+真阴性)/(真阳性+真

3、阴性+假阳性+假阴性)×100%。  结果  检查的1460例患者中,根据临床表现,通过细胞学、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筛查,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恶性肿瘤的202例,其中鳞癌98例、腺癌69例、未分化癌27例、腺鳞癌6例、转移癌2例;痰液细胞学筛出161例,分别是鳞癌93例、腺癌41例(其中1例为误诊)、未分化癌22例、腺鳞癌4例、转移癌1例,总敏感性为79.21%、特异性为99.92%、准确性为97.06%,痰液细胞学检查对肺部原发性鳞癌和未分化癌的敏感性较高,而对腺癌、腺鳞癌和转移癌的敏感性相对较低(见表1)。表1痰液细

4、胞学筛查肺部恶性肿瘤结果分析(略)  讨论   1.质量控制5  标本的采集应在清晨排痰后,留取上午8~9时的新鲜标本为好,因为晨痰在呼吸道内滞留时间过长,部分细胞可能会自溶或变性破坏而结构不清,导致判读困难,再者,有的患慢性咽炎或鼻咽炎的老年人,晨痰往往是上呼吸道的分泌物,判读的准确性降低;涂片的制备用压拉法,而不是用竹签把标本简单地涂在载玻片上;细胞学检验工作者要熟练掌握细胞病理学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细胞病理学诊断水平,在工作中要耐心仔细地观察涂片的每一个部位,遇到异形细胞需认真对比、分析,我科曾将一例支气管上皮

5、乳头状增生误诊为腺癌,究其原因,是缺乏呼吸道非肿瘤疾病的细胞学形态研究;阳性片定期与组织病理学对照、阴性片每年随意抽查10%复诊是分析后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2.癌症类型的判断及临床诊断价值  腺癌与腺鳞癌大多属周围型肺癌,病变多发生在段支气管以下[2],当肿瘤长到一定体积后,狭小的细支气管管腔易堵塞,使脱落的肿瘤细胞无法随痰液排出,5而鳞癌与小细胞未分化癌大多属中央型肺癌,病变常发生在段支气管至主支气管[2],癌细胞较易随痰咳出,所以痰液筛查中央型肺癌的敏感性比周围型的高。肺癌伴同侧胸水时,痰液细胞学诊查阳性率也

6、较低,有文献报道周围型肺癌以腺癌最多见,腺癌富含血管,局部浸润和血行转移早,易累及胸膜而引起胸腔积液,故胸水细胞学检查在周围型肺癌出现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断价值较大[3]。  3.痰细胞学检查的敏感性  有资料显示,肺部转移癌痰液细胞学检查阳性率很低[4],本组资料提示其敏感性为50%(因病例数太少,不一定能客观反应阳性率)。阳性率低的主要原因是肺部转移性肿瘤通过血道转移,转移病灶大多位于边缘,常压迫支气管使之闭塞,而很少侵犯支气管,导致肿瘤细胞不易随痰排出,细胞学诊查常常为阴性。如果患者有咳血症状,则提示支气管被侵犯,

7、此时痰液细胞学诊查的敏感性可能会提高。本组资料还显示痰液细胞学检查对肺部恶性肿瘤筛查的特异性好、准确性高,总敏感性为79.21%。但对周围型肺癌的敏感性相对减低,为了能够早期发现病变,让患者得到及时地治疗,对怀疑周围型肺癌患者应考虑行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查,以弥补痰液脱落细胞学筛查的局限性。痰液细胞学检查因经济、简便、快捷且实用性强而广泛用于肺部肿瘤的筛查,其阳性率取决于标本的留取是否符合要求、阅片者的水平、肿瘤的类型及诊查次数(以3~4次为宜)等因素,只有做好全质量控制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参考文献】5  [1]熊立凡

8、,刘成玉,王彩,等.临床检验基础[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68.  [2]叶任高,陆再英,谢毅,等.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7.  [3]常正义,卢冬,罗维贵,等.三种不同细胞学检查方法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2):245.  [4]吴在德,吴肇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