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活动:大公鸡和漏嘴巴

小班语言活动:大公鸡和漏嘴巴

ID:36752580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4

小班语言活动:大公鸡和漏嘴巴_第1页
小班语言活动:大公鸡和漏嘴巴_第2页
小班语言活动:大公鸡和漏嘴巴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班语言活动:大公鸡和漏嘴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基本信息课题小班语言活动:大公鸡和漏嘴巴☆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有关语言教学的目标与指导要点中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另一方面,小班幼儿受其年龄和经验的限制,在语言方面的特点是:词汇量少,表达困难。他们的思维水平仍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学习中,他们乐于接受浅显易懂的趣味性较强的东西。因此,根据《纲要》的要求和小班幼儿的年龄、生理特点,为幼儿创设故事情景,让幼儿亲身体验故事情节,并结合动画完整讲述故事内容、表演故事等游戏性教学,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中体会故事的内涵

2、,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在开展小班幼儿进餐常规培养时,我们经常发现幼儿在进餐时出现东张西望,掉米粒,不珍惜粮食的现象,为了让幼儿能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开展了《大公鸡和漏嘴巴》的语言活动。这个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活动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设计了导入环节,让幼儿能从自己最熟悉的情境进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学情分析小班幼儿年龄段的孩子,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他们对游戏特别感兴趣,平时总喜欢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于词汇贫乏,幼儿在游戏中想说又不知该怎样说,即使说了也很难把自己的

3、意思表达完整。因此,此次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理解故事内容,给幼儿提供说话的机会。☆教学目标1认知:理解古诗内容,体验倾听故事的乐趣;2能力:理解词组东瞧瞧西看看,能够复述简单句并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3情感:知道浪费粮食是不对的,应养成好的进餐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正确的用餐方法,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难点:能够复述简单句并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导入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二、看动画讲述故事三、情境表演四、结束一、提问:“地上怎么这么脏呀?这是哪来的饭粒呢?这么好吃的饭粒掉在地上真可惜!”二、1看背景画面,请幼儿

4、回答“这是哪里啊?院子里都有什么?”2讲述故事一二段后提问“大公鸡看见什么了这么高兴?你们猜猜大公鸡会说什么?”3引导幼儿复述其中的简单句4完整讲述故事5演示正确用餐方法三、出示大公鸡手偶请幼儿扮演小弟弟还有老奶奶四、请幼儿说说,平时在吃饭的时候怎样才能不做漏嘴巴?一、幼儿把饭粒捡起来扔到垃圾桶二、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三、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处处创设情境让幼儿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真实的感受生活,同时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幼儿真正能够敢说,想说,喜欢说,有机会说,从而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而达到教学目标。☆板书设计大公鸡和漏嘴巴☆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刚开始的情境创设,

5、就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他们开始关注吃饭时掉的饭粒;紧接着动画故事的呈现,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如视觉、听觉器官,伴随着教师的提问一步步地将故事引向深入,通过完整的呈现整个动画故事,幼儿进一步理解了故事内涵;接下来的角色扮演中,更是调动起了幼儿的兴趣,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教学反思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幼儿始终保持较高的兴趣。在好看的动画故事、操作材料和语言的引导下,大部分幼儿都能跟着故事的思路走。此时充分给予每个幼儿发表想法的机会,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与教师交流,效果很好。幼儿回答问题后,教师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通过这个活动,幼儿的吃饭情

6、况有明显的好转,通过问卷调查和开家长会,进行了有目的的教育和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大部分幼儿掌握了正确的进餐方法,能够做到不掉饭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