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徽州的礼生与仪式

明清以来徽州的礼生与仪式

ID:36749337

大小:648.82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5-14

明清以来徽州的礼生与仪式_第1页
明清以来徽州的礼生与仪式_第2页
明清以来徽州的礼生与仪式_第3页
明清以来徽州的礼生与仪式_第4页
明清以来徽州的礼生与仪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明清以来徽州的礼生与仪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明清以来徽州的礼生与仪式王振忠近年来,在民间社会文化史的研究中,作为文化中介的礼生受到了学界较多的关注。20011年,台湾学者李丰楙发表《礼生与道士:台湾民间社会中礼仪实践的两个面向》一文,系统讨论了传统中国社会中两种礼仪专家——礼生与道士的重要区别。此后,他又发表《礼生、2道士、法师与宗族长老、族人:一个金门宗祠奠安的图像》,对礼生、道士和法师等在金门宗祠奠安仪式中各自扮演的角色,作了进一步的深入分析。2004年,刘永华发表《亦礼3亦俗——晚清至民国闽西四保礼生的初步分析》,较为系统地回顾了学术界对礼生的研究以及礼生的历史,通过

2、分析晚清民国时期闽西四保礼生的文本与社会文化实践,勾勒出当地文化中介的基本轮廓,进而提出“礼生很可能是沟通士大夫文化与地方文化、王朝礼制与乡村习俗之间的文化中介”的假设。翌年,刘秒伶发表《万安一个乡村礼生的历史与现实生活4——以我的外祖父为例》,以口述及文字资料,聚焦作为一种职业的礼生在当代乡村生活中的角色,并通过与闽西四保礼生之比较,力图展现赣西南地区一个乡村礼生的历史与现实生活。综上所见,迄今为止比较详细的礼生研究,已涉及到了台湾和中国大陆的福建和江西,诸篇论文都提供了各该区域比较丰富的相关资料,也提出了不少重要的看法。不过,礼

3、生的研究似乎仍然存在着进一步探讨的空间。至少,我们还应当了解其他区域礼生活动的基本情况,发掘更多有关礼生的史料,并关注可能存在的区域性差异,以期作出更为全面的分析。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得益于前述学者诸多成果的启发,本文拟利用徽州族谱、日记、5启蒙读物、民间文书等资料,勾勒明清以来徽州礼生的活动,对礼生从事的仪式作一区域性的观照。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勾勒各种仪式中礼生的活动;第二部分是两点初步的讨论,分别讨论“礼生”与“先生”、“祭文本”与“村落日用类书”的关系;最后是简短的余论。一、徽州的“礼生”明清以还,在“无徽不成镇”的长江

4、中下游一带,“徽礼”(徽州礼仪)颇为盛行。清道光时人叶调元有《汉口竹枝词》曰:“楚人做祭极平常,不及徽人礼貌庄。高坐灵旁宣诔祝,本文曾在香港中文大学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和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合办的“中国地方社会仪式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年5月5日至7日)上发表,其间,曾得到评论人侯冲教授的指教。另外,刘永华教授提供了他的两篇新作《明清时期的礼生与王朝礼仪》、《明清时期的神乐观与王朝礼仪——道教与王朝礼仪互动的一个侧面》,让我对礼生的源流脉络有了更多的了解,特此谨申谢忱。1收入王秋桂、庄英章、陈中民主编:《社会、民

5、族与文化展演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汉学研究中心,2001年3月,页331—364。2该文发表于2001年,后收入王秋桂主编《金门历史、文化与生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施合郑基金会,2004年,页215—247。以上二文承王秋桂先生提供复印件,特此致谢。3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主办:《历史人类学学刊》第二卷第二期,2004年10月。4《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第三十九期,2005年4月15日。5对于徽州礼生的活动,以往未曾有过系统性的专门探讨,仅有一些调查报告在论述宗祠及相关仪式时间或顺带涉及。

6、如:赵华富《祁门县渚口、伊坑、滩下、花城里倪氏宗族调查研究报告》,《徽学》2000年卷,2001年版,页68-69,页86;仇乃桐《呈坎罗族宗法建设调查报告》,《徽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一期,页57—58。但此类文字多未注明确切来源,推测所根据者应当仍是历史资料。16只如平日读文章。”原诗自注曰:“祭,有徽祭、本地祭之别;徽祭,正立垂手,恪于执事;本地祭,生员六人分坐灵旁,别无所事,惟轮流读文而已。”另,民国《夏口县志》亦载:“治丧杂用浮屠、黄冠,有延礼宾行堂奠礼者,仪节大致疏简。若仿行徽祭,则较为详备。”7湖北汉口一带为徽商聚居

7、之地,“徽祭”盛行于此可见一斑。而在长江下游,情况亦复相似,民国《续修江都县志》中指出:广陵丧祭有“徽礼”和“扬礼”的区别,“扬州之盛,实徽商开之。汪、程、江、洪诸姓,皆徽人流寓而占籍者也,故丧祭有‘徽礼’、‘扬礼’之殊”。8在号称“草鞋马头”的江西景德镇,徽帮(徽州人)、都帮(都昌人)聚居,徽州会馆“每年开祭,雍容雅步,升降拜跪”,“野蛮”的都昌人看不惯,讥讽“拘文牵礼”的徽州人一本9正经地“佯死相”。这些都说明,“徽礼”在当时颇受各地其他人群的瞩目。10毋庸赘言,精密详备的“徽礼”,应当形成于徽州本土。在当地的各类仪式中,礼生的

8、活动均极为频繁。以徽州启蒙读物为例,抄本《略要杂字》就有这样的描述:新岁元旦,接天地,讨吉利,拜年贺节,吃点茶,掷色子,抹骨牌,下象棋,着围棋,游浒赏结,押宝摇摊,猜枚行令,游春赏花。元宵节,挂灯结彩,挂神帐,铺棹垫,搭灯棚,挂字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