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大纲6842082510702312

病理学大纲6842082510702312

ID:36733728

大小:3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14

病理学大纲6842082510702312_第1页
病理学大纲6842082510702312_第2页
病理学大纲6842082510702312_第3页
病理学大纲6842082510702312_第4页
病理学大纲6842082510702312_第5页
资源描述:

《病理学大纲684208251070231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病理学教学大纲I前言病理学(Path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包括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改变)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其目的是认识和掌握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从而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病理学由普通病理学(GeneralPathology)和系统病理学(SystemicPathology)两部分组成。病理学以细胞生物学、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免疫学等为基础,同时又是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因此,病理学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起

2、着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科学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病理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临床医学课程,参加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打下牢固的基础。本教学大纲根据温州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病理学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学第7版教材编写。总教学时数为88学时,其中理论58学时,实习30学时。一、教学对象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眼视光、法医、麻醉、影像等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使用。二、目的和要求(一)目的

3、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使学生明确认识疾病的病因与形态变化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为学习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影像医学、法医学等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二)要求1、基础理论方面,病理学总论的学习总体上要求掌握病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特别是基本病理变化及病变的转归;在病理学个论的学习中,除了要求掌握有关基本概念之外,还强调掌握常见病的病理变化特点及病变的发展变化规律,掌握病理改变与临床症状、体征的关系。2、基本技能方面,要求学会观察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病理变化的方法,并能应用病理学知识综合分析病理学变化,能对所

4、学疾病的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进行独立分析、作出初步结论。3、了解尸体解剖的目的、意义及操作方法。了解临床病理标本的正确处理方法。了解病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本教学大纲的基本结构及相关问题说明如下:⒈大纲的每章节均有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分为核心(下划实线标示)、重点内容(下划虚线标示)和一般内容。⒉教师在保证讲授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各专业的要求适当的调整重点内容和一般内容。⒊教学参考学时88学时,理论与实习比例是58:30;即理论课时5

5、8学时,实习课时30学时。 II正文绪 论(1学时)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病理学的发展。第一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4学时)一、教学目的:认识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和损伤性变化是疾病发生的基础性病理变化;掌握适应、变性和坏死的各种形态学特点。二、教学要求:⒈掌握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以及类型,熟悉萎缩、肥大、化生的形态特征。⒉掌握常见可逆性损伤(变性)的概念、好发部位、形态特征。⒊掌握坏死的基本病变、类型及其形态特征。掌握细胞凋亡的概念及形态特点;熟悉凋亡与坏

6、死的区别。⒋熟悉各种变性、坏死的相互关系及其后果。⒌了解细胞损伤的原因及机理。⒍了解病理性钙化的概念及类型(营养不良性钙化及转移性钙化)。三、教学内容: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肥大的概念,增生的概念,萎缩的概念及类型,化生的概念。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细胞水肿、脂肪变,玻璃样变性的概念、形态变化及发生机理,病理性钙化的概念及类型。坏死的概念、类型、病变特点及结局,机化的概念。细胞凋亡的概念及形态特点。细胞损伤的原因及机理。 第二章损伤的修复(2学时)一、教学目的:认识和掌握再生修复的概念,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

7、及再生的方式,肉芽组织的概念和形态特征。二、教学要求:⒈掌握各种组织的再生潜能及再生的方式、肉芽组织。⒉熟悉再生、修复的概念,疤痕组织的形态特点及其功能。⒊熟悉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⒋了解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三、教学内容:  修复与再生的概念,组织的再生潜能。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纤维性修复:肉芽组织的概念、形态特征及其功能,瘢痕组织的概念、形态特征及其功能。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和类型。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3学时)一、教学目的:认识和掌握淤血的原因、病变和后果,肝、肺淤血的病变。

8、血栓形成、栓塞及梗死的概念、形态特点和后果。理解和掌握淤血、血栓形成、栓塞和梗死之间的关系。二、教学要求:⒈掌握:1淤血的概念及肝、肺淤血的病理形态特征。2血栓形成和血栓的概念、血栓形成条件3栓塞概念和类型;血栓栓塞的常见部位及其后果。2.熟悉:淤血的原因及其后果;熟悉梗死概念、原因、条件和类型;熟悉梗死的形态学特征;熟悉血栓的类型及其形态特点和好发部位。3.熟悉淤血、血栓形成、栓塞及梗死的相互关系、熟悉栓子运行方向、血栓的结局及对机体的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