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基础》PPT课件

《作物栽培学基础》PPT课件

ID:36720739

大小:737.60 KB

页数:122页

时间:2019-05-10

《作物栽培学基础》PPT课件_第1页
《作物栽培学基础》PPT课件_第2页
《作物栽培学基础》PPT课件_第3页
《作物栽培学基础》PPT课件_第4页
《作物栽培学基础》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物栽培学基础》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中国是世界上生产稻米最多的国家。全国稻作区可划分为六个地带:1.华东、华中单双季稻作带2.华南双季稻作带;3.华北单季稻作带;4.东北早熟稻作带;5.西北干燥稻作带;6.西南高原稻作带。一、稻的生态类型及温光反应特性二、水稻的生育特点三、水稻的栽培技术四、直播稻五、水稻旱种水稻(基本)粘稻—品种晚稻糯稻—品种籼稻(基本)陆稻(变异)(基本)普通早中稻水稻野生稻(变异)陆稻(基本型)粳稻晚稻(变异)早中稻一、稻的生态类型及温光反应特性(一)稻的生态类型(二)水稻温、光反应特性水稻原产于热带及亚热带的高温、短日条件下,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形

2、成了对高温和短日有一定要求的遗传特性。1.感温性水稻品种因受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其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温性。水稻生长上限温度一般为40℃,而发育上限温度不会超过28℃。晚稻较早稻的感温性更强。2.感光性水稻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其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一般原产低纬度品种感光性强,原产高纬度品种对日长反应钝感或无感。南方晚稻感光性强,其中华南晚稻较华中晚稻感光性强;而早稻感光性钝感或无感;中稻感光特性介于早、晚稻之间。3.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即使在最适于发育转变的短日、高温条件下,必须要经过一段最低限度的营养生长期,才能完成其发育转换过程,进入幼穗分化阶段的特

3、性基本营养生长性。晚稻感光性强,可被短日、高温缩短的营养生长期最长(达74.2天),基本营养生长期最短,基本营养生长性也小;早稻感光性钝感或无感,被短日、高温缩短的营养生长期最短(只23天),但营养生长性较晚稻稍大;中稻可消营养生长期介于早、晚稻之间(为53.5天),但基本营养生长期较长,因此基本营养生长性较大。二、水稻的生育特点(一)生育阶段水稻的一生,据其生育特点主要可划分四个生育阶段:幼苗期分蘖期长穗期结实期完熟蜡熟完成形成无效分蘖有效分蘖生殖生长期营养、生殖并进期营养生长期乳熟分化返青秧田期开花结实期幼穗发育期分蘖期幼苗秧田分蘖期水稻的生育阶段1.幼苗期播种

4、到秧苗移栽这一阶段,叫幼苗期或秧期。在直播情况下,则是从播种发芽到开始分蘖阶段的秧苗阶段。幼苗期是生根与分化茎叶的营养生长阶段。一般可分为稻种的萌发和秧苗成长两个过程。萌发的特点是先生根后长芽。当第一片叶长达lcm时为“出苗”。此阶段的生育特点是根系生长较快,茎叶生长较慢。3叶期前以根系生长为主,此时秧田管理中秧畦不宜上水,保证土壤通气良好,以利扎根立苗,防止倒苗烂秧。3叶期开始以长叶为主,随着叶片的伸出,不定根形成,具有了通气功能,对土壤缺氧环境的适应性逐渐增强,秧田就可保持一定的水层,以利培育壮苗。2.分蘖期幼苗第4片完全叶起到分蘖终止的一段生育时期。这一时期的

5、主要特点是发生分蘖,为决定有效穗数多少的关键时期。同时大部分叶片与根系也在这个时期发生与生长,因此也是为穗分化奠定物质基础的主要时期。插秧后早施速效肥料,可促使稻苗早发根和早分蘖。3.长穗期从幼穗开始分化到抽穗前的一段生育时期。这一时期既分化幼穗,形成生殖器官,又完成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长。当地上部4—6个伸长节间逐渐伸长达1.5-2cm时称为拔节。4.结实期从抽穗开始至成熟的一段生育时期。稻穗一般在抽穗当天或第二天开始开花。全穗开花顺序为主茎先开花,后各个分蘖依次开花。一个稻穗自上部枝梗依次向下开放。先开的颖花称强势花,后开的称弱势花,处于弱势部位的颖花产生青

6、米或不实粒的情况较多。长穗期是决定每穗粒数的时期,在1个月左右的时期内,地上部干重的积累占一生干物质积累总量的50%左右。此时前期适度晒田,促进根系生长,防止郁闭,可控制氮素吸收和叶片徒长,有利于茎鞘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后期根据稻株长相,适量追施保花肥,采取浅水灌溉,有利于颖花成长,但若温度过低(低于15—17℃),则应短期灌深水保温,以防颖花退化。颖花受精后即灌浆结实,形成米粒的过程分为:(1)乳熟期开花后3—10天,米粒内开始有淀粉积累,呈现白色乳液,直至米粒大致形成,背部仍为绿色。(2)蜡熟期约在开花后11-17天,米粒逐渐硬结,与蜡质相似,谷壳渐转黄。(3)完

7、熟期谷壳已呈黄色,米粒硬实,不易破碎,并具固有的色泽。米粒中的灌浆物质,66—80%来自出穗后光合作用的产物。稻株最后的3片叶特别是顶叶的功能,对灌浆结实起决定性的作用。(二)水稻产量构成因素水稻产量是由单位面积内的有效穗数,每穗平均颖花数,结实率和粒重四个因素所构成。千粒重的变化不大(多数品种在24—27g的范围内)。反应产量水平的可靠指标主要决定于每亩总实粒数(单位面积有效穗×每穗颖花数×结实率)。若亩产500kg,实粒数在2000万粒以上高产田的穗粒结构可以归纳为三类:穗/亩粒数/穗结实率千粒重(万)(粒)(%)(g)多穗型406090>24大穗型17-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