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708921
大小:61.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4
《静脉高糖营养短期治疗妊娠剧吐50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静脉高糖营养短期治疗妊娠剧吐50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静脉高糖营养短期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妊娠剧吐症状较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补液治疗;治疗组50例除与对照组相同静脉补液外,给予静脉高糖营养短期治疗(5%葡萄糖注射液500ml+50%葡萄糖注射液40ml~60ml+正规胰岛素12u)。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60%、32%(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100%、74%(P<0.01);停药2周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58%、26%(P<O
2、.05),总有效率分别为96%、70%(P<0.01)。结论静脉高糖营养短期治疗妊娠剧吐较常规补液治疗妊娠剧吐疗效好。【关键词】妊娠剧吐静脉高糖营养妊娠剧吐是在妊娠早期并发的、以频繁恶心呕吐,不能进食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病因至今不明。妊娠剧吐病人由于严重呕吐、长期饥饿,引起水电解质紊乱,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酮体积聚,尿中出现酮体,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导致WERNICK脑病、电解质紊乱引起心律失常,以至死亡[1]。4对中、重度妊娠剧吐临床上多采用静脉补液治疗,部分患者效果不理想,临床上屡
3、有因严重并发症。短期静脉高糖营养治疗妊娠剧吐利用高糖补充充足的能量,溶液内的胰岛素促进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和吸收,短时间内纠正负氮平衡及酮尿症,改善孕妇呕吐,尽早恢复饮食,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医学笔者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运用短期静脉高糖营养疗法治疗妊娠剧吐50例,并与传统常规补液治疗比较,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选择停经6周至12周,经B超证实宫内妊娠并排除葡萄胎,血糖检查排除糖尿病,呕吐严重、不能进食水、尿酮体阳性者孕妇。12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100例,均来自我院1年来的住
4、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年龄20~42岁,平均27岁;对照组50例,年龄21~39岁,平均26.5岁。2治疗方法2.1对照组每日静脉输注葡萄糖液及葡萄糖盐水3000mL,输液中加入氯化钾、维生素C、维生素B6等,并给予维生素B1肌内注射。2.2治疗组除使用与对照组相同药物外,还加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50%葡萄糖注射液40ml+正规胰岛素12u。以上治疗均以3日为一疗程。3疗效观察3.1疗效标准两组均于治疗后3日及停药后1周随访,观察妊娠剧吐孕妇精神状态、恶心呕吐、进食情况以及观察尿酮体转阴
5、时间,疗效分级,1.完全缓解:患者精神良好,能进食,无呕吐,尿酮体转阴。2.明显好转:患者精神好转,能少量进食,呕吐次数明显减少,尿酮体减少为(±~+)。3.无效:患者精神差,仍呕吐,不能进食,持续尿酮体。3.22组治疗1周后疗效比较,见表144讨论妊娠剧吐发病率为0.35%~0.47%,[2]目前对该病仍没有特异治疗方法。酮体为乙酰乙酸、B一羟丁酸及丙酮的总称,是人体利用脂肪氧化产生的中间代谢产物。正常人产生的酮体很快被利用,尿中酮体定性测试为阴性。妊娠剧吐症状较重患者由于长期呕吐不能进食,以致体内脂肪降解代谢
6、明显增多,从而产生酮尿。[3]目前对中、重度妊娠剧吐临床上多采用静脉补液治疗,但仅仅补充了患者缺失的部分体液和电解质,促进了血液循环,增加了尿量,但患者仍处于饥饿状态,能量严重不足,无氧代谢持续存在,患者仍表现精神差、恶心呕吐、不能进食,体征表现心率快、尿酮体阳性,故很多患者效果不理想,临床上屡有因严重并发症,患者被迫终止妊娠的报道。为探讨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9年12月开始,根据妊娠剧吐导致并发症的根本原因给予静脉高糖营养(5%葡萄糖注射液500ml+50%葡萄糖注射液40ml~60ml4+正规胰岛素
7、12u)短期治疗妊娠剧吐,葡萄糖的浓度不超过20%,以减少对血管的刺激,同时给予补钾预防低钾血症发生,到达在短时间内纠正氮平衡及酮尿症,改善孕妇呕吐,恢复饮食的治疗效果和目的。最大限度的减轻了孕妇的痛苦,减少了住院时间,减轻了孕妇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笔者通过临床观察,静脉高糖营养短期治疗妊娠剧吐,与单纯常规补液治疗,不论近、远期疗效,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因此,笔者认为,静脉高糖营养短期治疗妊娠剧吐比单纯常规补液治疗疗效好。参考文献[1
8、]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0-228[2]黄车白,傅振荣,郭玉香.个性特征与妊娠剧吐的关系[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1):36[3]张铭.妊娠剧吐患者尿液酮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5(13):1827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