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因子、抗核周因子、抗核抗体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意义

类风湿因子、抗核周因子、抗核抗体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意义

ID:36708219

大小:61.6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4

类风湿因子、抗核周因子、抗核抗体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意义_第1页
类风湿因子、抗核周因子、抗核抗体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意义_第2页
类风湿因子、抗核周因子、抗核抗体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意义_第3页
类风湿因子、抗核周因子、抗核抗体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意义_第4页
类风湿因子、抗核周因子、抗核抗体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类风湿因子、抗核周因子、抗核抗体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类风湿因子、抗核周因子、抗核抗体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意义【关键词】类风湿因子[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实验室检测手段有多种,如类风湿因子(RF)、抗核周因子(APF)、抗核抗体(ANA)、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6(IL6)等。本文就几种常见的检测方法(RF、APF、ANA)进行一下分析。  [关键词]类风湿因子;抗核周因子;抗核抗体;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属Ⅲ型变态反应,病因迄今仍不十分清楚,所以给其实验诊断上带来一定难度[1]。RA的诊断常依赖临床症状及X线为依据,但无早期

2、意义,易失去早期的治疗时机,所以其实验室检验是非常重要的。由于RA与自身免疫反应密切相关,患者血清中可出现多种自身抗体,所以其实验室检验主要是测定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如:RF、APF、抗R54抗体,给临床诊断提供实验依据。  1RF的检测5  大多数RA患者血清中含有巨球蛋白类抗体,称RF。RF是抗变性IgG自身抗体,能与人或动物的变性IgG结合而发生凝集反应。现实验室测定RF的方法主要是胶乳凝集法,此方法特点:经济、简便、快速。约70%~90%RA患者血清中可检出RF阳性。RF在RA中的检出率和效价高于多种其他疾病,RF阳性支持早期RA倾向性诊断。尽管

3、RF在RA患者中的检出率很高,但并不具有特异性,如红斑狼疮、风湿结节、病毒性感染、细菌感染等体内均可测出低效价的RF,给RA的诊断带来困难。因此RF对预测发生本病的价值不大,RF的检测不适合作为筛选本病的一个检验项目。但高滴度的RF对RA的诊断具有相对特异性,即随着RF滴度升高,RF对RA的诊断特异性增强。  2抗核周因子(APF)  由于RF的检测对RA的诊断不具有特异性,近年来研究者在这方面进行许多探索,发现RA患者血清中具有很多较高特异性的自身抗体,如APF、抗RA33/36抗体等,有助于RA的早期诊断[2]。测定APF方法主要是间接荧光免疫法。研究

4、者发现,APF在RA患者血清中检出率高,且特异性强,达72.7%~90%,可作为一种较理想的诊断指标。研究者还发现APF阳性与RA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相关性[3]。由此可见,APF不仅可以作为RA早期诊断的一项指标,同时也可以作为病程发展及预后的标准。但由于APF作用底物材料不易获得,其抗原成分也不清楚,因此该抗体的检测未能广泛用于临床诊断。5  3抗核抗体(ANA)  ANA泛指各种核成分的抗体,是一种自身抗体,其性质主要是IgG。ANA主要存在于患者血清中,其检测方法主要是免疫印迹法,它是生物技术发展到今天的一门新的检测手段[4~6]。现已证实免疫印迹法

5、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及易操作性,适应于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7]。近年来,研究者发现,抗RA54抗体对RA的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国内有文献报道[8],抗RA54抗体仅见于RA患者的血清中。但由于其检出率较低(阳性率约为14%),所以,虽然其特异性高,但作为RA的筛选项目在各实验室还很少被采用。  以上讨论了RA的三种实验室检测手段,各有利弊,但仍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作为诊断RA的特异性实验,所以现在临床诊断RA患者时,仍以其临床症状为主,实验依据为辅助性诊断。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对HLAⅡ类基因与RA发病及临床表现的相关进行了研究,发现HL

6、AⅡ型基因中的oR基因与RF阳性率有关。研究者进一步发现,RA的发生主要是与HLAⅡ型基因中的HLADR4有关,尤其是HLADRB1等位基因第三高变区的氨基酸主序列有密切关系。RA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又没有一种特异性的实验诊断,给RA早期诊断带来一定难度。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已着眼于这类疾病基因工程的研究,寻求一种更好的实验诊断方法,有助于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5  参考文献:  [1]李东民.类风湿关节炎的环境危险因素[J].国外医学,2000,27(2):115120.  [2]田新平.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33/36抗体、角质

7、蛋白抗体及抗核周因子的相关性初步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免疫学杂志,1998,18(2):135137.  [3]许荣.IgGRF定量测定在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外病中的应用[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9,14(4):228229.  [4]刘巧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白细胞介素6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内科杂志,1998,15(6):307308.  [5]秦志芳.RF滴度对类风湿关节炎特异性诊断性探讨[J].上海免疫学杂志,1997,17(2):119120.  [6]李刚.RA和SLE患者中剪接体自身反应的初步研究[J].上海免疫

8、学杂志,1999,19(3):171172.5  [7]张晓.抗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