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707963
大小:65.1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4
《现代医学影像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医学影像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临床应用【关键词】现化医学影像技术;X线;B超;螺旋CT;腹部脏器;损伤;摄影技术 [摘要]目的:利用医学影像学探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临床应用及其作用。方法:对98例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的医学影像资料和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结果:腹部单一脏器损伤52例,其中肝18例、脾脏23例、肾脏11例。多脏器损伤46例。结论:医学影像很容易发现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及出血的不同程度,并对其他并发症,如脊椎及肋骨等损伤也能同时诊断,是非常准确、快捷、高效的检查方法,并能迅速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关键词]现化医学影像技术;X线;B超;螺旋CT;腹部脏器
2、;损伤;摄影技术 损伤在现代临床医学上是多见的,尤其是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即肝、脾、肾、胰等实质性脏器的损伤。普通检查及医学观察很难判断损伤的部位程度及周边器官情况,现介绍利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来诊断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该方法诊断快捷、安全,准确率达97%以上。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2年5月至2005年7月共收治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98例,其中男性71例,女性27例,年龄3岁~72岁,交通事故73例,占74.5%,摔伤5例,占5.1%暴力欧打伤20例,占20.4%。所有患者均在受伤30min~24h内进行B超检查、
3、螺旋CT检查、腹腔穿刺检查或做CT增强检查。均证实为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其中,单一脏器损伤52例,肝脏18例、脾脏23例、肾脏11例,多脏器损伤46例。 1.2 方法 采用日本B超(HITACHI)EUB-305或美国安科ASR-800全身螺旋CT检查。时间2.1s,层厚5mm~10mm,层距5mm~10mm,窗位90Hu~100Hu,窗宽250Hu~300Hu。其中:18例在检查前0.5h口服1.5%~3.0%泛影葡胺500ml~1000ml以充分显示肠道,提高分辨率。 2 结果7 98例患者中单一脏器损伤52例,依次为脾脏23例、肝脏18
4、例、肾脏11例,多脏器损伤46例,均为二个或二个以上脏器复合损伤。 2.1 肝损伤18例 其中肝挫伤出血10例,肝内见实质性圆形或片状不规则高密度阴影,CT值高于肝密度8Hu~12Hu。肝脏破裂2例,表现为肝实质内线状或多星点状低密度区,附近周边有边界欠清晰的更低密度区(为挫伤后出血或渗血所致)。肝包膜下血肿6例,表现为半月形低密度影,CT值较高,大于35Hu。B超检查发现,肝包膜与肝实质之间出现带状或梭形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肝破裂时肝包膜回声中断,边界不齐,伴有伸向肝实质内不规则的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 2.2 脾脏损伤23例
5、 7 其中开放性损伤7例,闭合性损伤16例。11例合并肋骨骨折,5例合并血气胸,3例合并胸腰椎压缩型骨折,根据现代医学影像的表现分为:脾脏实质性出血12例,其中局部性挫伤8例、广泛性挫伤4例;脾脏包膜下出血9例;脾破裂2例。脾脏局限性损伤可见脾内局限性小片状高密度影或较高密度阴影,不规划低密度水肿带,脾边缘不规划。广泛性损伤的CT表现为脾内多发小片状或团块状高密度阴影及周边低密度水肿带。脾包膜下血肿CT表现为脾周围新月状或带状高密度阴影,增强后正常脾组织密度明显增高,而积血区未见强化。脾破裂表现为脾蒂断裂分离,包膜下有积血及血腹,B超检查发现,脾体积增大、形态改变、包
6、膜隆起、多呈月牙状或梭形无回声区,与脾实质界限清晰。脾破裂时包膜连继性中断,伴有伸向脾实质内不规则的无回声或低回声区。 2.3 肾脏损伤11例 医学影像表现为肾体积不同程度增大,为肾实质不规划小片状或片状高密度阴影,周围可见不同程度的水肿带,边界不清。B超检查发现,肾周围出现低回声区,呈椭圆形、梭形、新月形或环抱形。 2.4 多脏器损伤46例 其现代医学影像表现为,损伤脏器体积增大,密度增高,多处出现半月形或星月形阴影,水肿带及血腹。 3 讨论7 现代医学证明腹部脏器损伤分为腹部空腔脏器损伤(如消化道穿孔)及实质性
7、脏器(如肝、脾、肾等)损伤[1]。空腔脏器损伤主要是指消化道(即胃肠道穿孔),其临床表现为腹膜炎症,其内容物外泄引起局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肝浊音界缩小,肠鸣音消失,经腹腔穿刺可见混浊液体。在X线检查发现膈下游离气体。从而可以得到明确诊断。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主要依据其病理改变(如内出血、组织细胞坏死、水肿及继发感染等)来确诊。脾脏损伤主要表现为血肿形成,脾脏阴影增大[2]。B超检查主要是脾脏体积增大、包膜隆起、包7膜连续中断多呈月牙状或梭形无回声区,伴有伸向脾实质内不规则的无回声或低回声带。CT表现为:脾内血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