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知识》PPT课件

《土壤知识》PPT课件

ID:36702240

大小:6.94 MB

页数:68页

时间:2019-05-10

《土壤知识》PPT课件_第1页
《土壤知识》PPT课件_第2页
《土壤知识》PPT课件_第3页
《土壤知识》PPT课件_第4页
《土壤知识》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壤知识》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西云大中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康少杰土壤与养分目录三、土壤养分的概念一、土壤绪论二、土壤的基本结构四、土壤养分的来源及含量五、土壤养分的循环一、土壤绪论关于土壤概念核对土壤的认识,我国劳动人民造就有了比较深刻认识。从汉字“土壤”二字的构型和读音上人们就能充分地体现出我国古代人民对土壤基本概念的认识。(一)“土”的诠释从字型看,“二横”分别代表土壤的两个基本层次,即表层和底层。二横的比例长短也有它的科学内涵,即表层和底层土壤比例。上层能生长植物的好土占得比例要较少;下层是坚硬的不能生长植物底土或基岩,土壤位于岩面之上,根系未能穿

2、透底土层。“丨竖”:直立显然表示植物。植物地上部分土壤表层植物根系底层土壤植物体土旱地耕作土壤剖面一般分为四层:即耕作层(表土层)、犁底层(亚表土层)、心土层及底土层。耕作层犁底层心土层底土层旱地耕作土壤剖面旱地耕作土壤剖面(1)耕作层:又称表土层、熟土层。指经常被耕翻的土壤表层,厚15~20cm。特点:受人类耕作活动影响最多,有机含量高,疏松多孔,理化与生物学形状好,肥力高。(2)犁底层:是受农具耕犁压实,在耕作层下形成的紧实亚表层,厚约l0cm。特点:呈片状结构,通气透水不良,影响耕作层与心土层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传递,

3、影响作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根系环境。(3)心土层:是介于犁底层和底土层之间的土层,也叫半熟化土层。一般厚度为20~30cm。特点:土体中保水保肥的重要土层,也是作物生长后期供应水肥的主要层次。(4)底土层:位于心土层以下的土层。一般在地表50~60cm以下。生态学家:土壤是地球表层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物地球化学的能量交换、物质循环(转化)最活跃的生命层。环境科学家:土壤是重要的环境因素,环境污染物的缓冲带和过滤器。工程专家:土壤是承受高强度压力的基地或作为工程材料的来源。农业科学工作者和广大农民:土壤是植物生长的介质,更

4、关心影响植物生长的土壤条件,土壤肥力供给、培肥及持续性。(二)土壤的概念土壤是指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结构表层。土壤学家和农学家对土壤的传统定义综合定义(定义:形成--组成--功能)土壤是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可供植物生长的一种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物质;与形成它的岩石和沉积物相比,具有独特的疏松多孔结构,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它是一个动态生态系统,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机械支撑、水分、养分和空气条件;支持大部分微生物群体的活动,来完成生命物质的循环;维持着所有的陆地生态系统,其

5、中通过供给粮食、纤维、水、建筑材料、建设和废物处理用地,来维持人类的生存发展;通过滤掉有毒的化学物质和病原生物体,来保护地下水的水质,并提供了废弃物的循环场所和途径或使其无害化。土地是指地球表层的陆地部分及其以上、以下一定幅度空间范围内的全部环境要素,以及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活动作用于空间的某些结果所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狭义的土地,仅指陆地部分。认为:“土地是指地球陆地表层,它是自然历史的产物,是由土壤、植被、地表水及表层的岩石和地下水等诸多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广义的土地,不仅包括陆地部分,而且还包括光、热、空气、海洋。

6、(三)土地的概念1、土地包括土壤,土壤是土地的主体部分。2、狭义的土地就是指土壤。土壤与土地的区别是什么?土壤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示意图1、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土壤之所以“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主要由于土壤具有肥力。2、土壤肥力——是指在植物生长期间,土壤能持续不断地、适量地提供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因素及其他生活条件的能力。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质的特征。土壤学中把水、肥、气、热——称为四大肥力因素。其中,水、肥、气是物质基础,热是能量条件。任何一个土壤的肥力特征都是水、

7、肥、气、热各个肥力因素的综合反映。(四)土壤肥力的概念1.按照肥力因素的有效性分为:(1)有效肥力:在当季作物生产上能够表现出来的肥力叫有效肥力。有效肥力已经产生了经济效益,也叫经济肥力。在土壤性质描述中,如土壤有效养分:有效氮、磷、钾等、有效水分、活性酸度都属于有效肥力具体概念。有效肥力与作物产量一般有极强的相关性。(2)潜在肥力:在当季作物生产中不能直接表现出来的肥力叫潜在肥力。土壤全量养分:全氮、磷、无效钾等、土壤总含水量、潜性酸度等属于潜在肥力概念的具体体现。有效肥力和潜在肥力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二者可以互相转化,转化

8、的条件是环境因素与人为因素。2.按照肥力的来源分为(成因):(1)自然肥力:在自然因素的联合作用下所形成的肥力。是成土过程的产物。---自然土壤(2)人为肥力:人类各种生产、管理活动作用所形成的肥力。——-农业土壤土壤生产力是指由土壤肥力属性和发挥肥力作用的环境条件所决定的生产植物收获物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