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分子__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分子__教学设计

ID:36689233

大小:6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3

初中化学分子__教学设计_第1页
初中化学分子__教学设计_第2页
初中化学分子__教学设计_第3页
初中化学分子__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分子__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师高超单位大庆市杜尔伯特第三中学课题2.2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可分性,确立物质由分子等微粒构成的观点。2、了解分子的基本特点。3、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过程与方法1、学习从自然现象和身边事例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2、学会运用实验探究、迁移、类比、归纳、小组研讨等方法从已知现象及结论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并得出相应结论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宏观现象过渡到微观世界,领悟微观世界的奇妙,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化学学科的兴趣。2、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能够通过所学知识解释身

2、边的生活现象,从而获得自豪感,并激发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意愿。理解“知识源于生活,知识服务于生活”的观点。教学重点了解物质是可分的,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性。掌握分子的性质及特征。教学难点从宏观现象过渡到微观角度去思考问题和学习知识。探究肉眼无法看到的分子的性质及特征。教法及教具自学、合作、实验探究,白板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二、联想迁移,推出重点教师讲述中国国酒茅台在国际博览会上一举成名的故事,进而提出问题:大厅中的人们都闻香而来,大家都离酒有一段距离为什么会闻到酒香?酒飘入空气中就看不见了说明了构成酒的粒子有什么特点呢

3、?引入课题:组成每种物质的最小单位是什么?总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粒子微观粒子所构成的。听教师的讲述跟随教师的思路,积极思考。思考,讨论,尝试对引发的问题进行解答。通过学案预习学生能回答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学生观看常见几种物质的构成,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学生通过学案预习,汇报自己的家庭实验现象。倾听教师提问,思考并讨论通过真实的小故事,吸引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引出物质是可分的这一说法。提出问题,引发大家的思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进而引发大家的探究欲望。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大家对微观世界有较为形象的认识,提出猜想和假设。三、结合实际

4、,推测性质四、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教师讲述并提出问题: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对化学的学习将从宏观现象过渡到微观世界。大家对微观世界有什么了解?本节课重点学习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多媒体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由分子构成的物质。首先请学生回答学案的家庭实验现象及预习的问题提问:1、为什么墨水没有呈水滴状静止在水中而是扩散开?2、糖块溶于水后为什么液面会下降了?讲解:物质由连续不断的微粒构成,其中一种微粒就是分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之一。猜想:分子有什么特点?1、打开香水瓶会闻到香味。2、湿衣服在阳光下干得更快。3、水蒸发后就消失不见了。4、25m3的石油气在加

5、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器0.024m3钢瓶中。分子有多大?1、阅读书中43页知识视窗,算一算一滴水里的水分子要数多少年才能数完?2、多媒体展示图片分子与手指甲的大小比例与水指甲与地球的大小比例相似图片结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是否是不断运动的?取少量酚酞溶液滴在棉花树上使其润湿,再滴加几滴氨水,观察现象。另取两个棉花树滴加酚酞溶液后分别放于两个瓶子中,用注射器分别吸取两毫升浓氨水并注入瓶内,将瓶子放入冷水与热水中,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学生结合生活中的这些常见现象,小组讨论提出假设猜想。计算思考问题。通过直观的类比很容易得出分子

6、很小的结论。水分子很小,因此肉眼看不到。大量水分子汇集在一起,组成可以用肉眼看到的水滴。分组实验,记录好实验现象,讨论分析,进而得出结论: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通过多媒体给出的丰富图片展示及学生家庭实验现象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物质由微小粒子构成的”观点。通过肉眼无法直接看到来揭示分子体积很小的特点,直观易懂。用数据来说明分子体积小,质量轻的特点。再用直观的类比进一步清晰的说明分子很小的特点。通过实验现象直观的让大家感受到分子在不断运动,更具说服力,突破本节课难点。五、随堂小结,知识升华引导大家思考:生活中还有那些事例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如饭菜飘来香味

7、,衣服晾干的过程等宏微观对比实验将一袋子玉米与一袋子小米混合,是否为两袋子?学生实验:用注射器分别抽取50mL水和50mL酒精于分子间隔实验器中,摇匀,观察现象。取两支注射器分别抽取30mL的水与空气,用手指堵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并说出你的感受。引导学生通过玉米与小米混合的实验推测出分子间有间隙的结论。1、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接受“物质由微小粒子构成”的概念。2、通肉眼看不到水分子,引导学生掌握分子体积小、质量轻的特点。3、以家庭小实验及改进后的分子运动探究实验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分子在不断运动。4、通过两组有趣的学生实验,帮

8、助学生直观形象的记忆分子间有间隙的特点认真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