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立交匝道平面交叉设计探讨

高速公路立交匝道平面交叉设计探讨

ID:36664641

大小:265.8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3

高速公路立交匝道平面交叉设计探讨_第1页
高速公路立交匝道平面交叉设计探讨_第2页
高速公路立交匝道平面交叉设计探讨_第3页
高速公路立交匝道平面交叉设计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速公路立交匝道平面交叉设计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ROADCONSTRUCTIoNANDMACHINERY文章编号:1000—033X(2015)1O-005604高速公路立交匝道平面交叉设计探讨许刚,杨涵宇。,王晨(1.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陕西西安710068;2.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安微合肥230601)摘要:主要介绍了平面交叉的适用形式和设置原则,结合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中的平面交叉设计事例进行详细说明,研究及实践证明,在进行平交口设计时,要认真分析交通量组成,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有针对性的渠化设计,不仅要满足平交口的基本要求,也要有效发挥公路功能,避免交通安全隐患。关键词:高速公路;

2、立交匝道;平面交叉;渠化设计中图分类号:U412.35文献标志码:BDiscussiononGradeCrossingDesignofInterchangeRampofExpresswayXUGang,YANGHan-yu.WANGChen(1.SchoolofHighway,Chang’anUniversity,Xi’an710064,Shaanxi,China;2.SchoolofArchitecture&Art,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Hefei230601,Anhui,China)Abstract:Thea

3、pplicableformsandsettingsprincipleofgradecrossingwereintroduced,andwereexpoundedincombinationwithsomedesigncasesinvolvingexpresswayinterchange.Researchandfactshowthatthecomposingoftrafficvolumemustbeanalyzedcarefullywhiledesigninggradecrossing.Channelizationdesignshouldaccord

4、withpracticalsituationSOastokeepthehighwayfullyfunctioningandavoidpotentialtrafficdanger.Keywords:expressway;interchangeramp;gradecrossing;channelizationdesign0引言1平面交叉设计主要原则及影响因素随着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启动与发展,近几平面交叉设计就是减少平交路口冲突点的数年中国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稳步增长的阶量,使冲突区域减少到最低限度,分化冲突点,给予段。路网的密度增加离不开交通

5、量的相互转换,高主要车流优先权,控制车速,保证视距及行车安全。速公路之间的交通一般是通过互通式立交转换,而其设计的主要原则是:围绕解决冲突点的问题进行高速公路与干线公路则是通过平面交叉进行转换。研究后,分析计算设计方案。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位作为立交匝道与干线公路的连接处,平面交叉具有置、型式、间距。平面交叉位置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公明显的经济优势,如何考虑平面交叉的功能定位、交路网现状和规划、地形、地物和地质条件以及经济与通量组成、服务水平、通行能力、交通组织等因素,合环境因素等,宜选择在地形平坦、视野开阔处。型式理选择平面交叉形式,既不降低使用功能,

6、又确保通应根据相交公路的功能、等级、交通量、交通管理方行安全,同时能够使工程建设费用降低,这需要认真式、用地条件和工程造价等因素确定,选用主要公路研究平交设计方案,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平交或主要交通流畅通、冲突点少、冲突区小且分散的型型式及线形组合,从而使立交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式。间距应综合考虑公路网的结构和车辆通行条挥。所以平面交叉口设计在高速公路设计中具有重件,满足交织长度、视距、转弯车道长度等的最小距要意义。离,保证车辆通过交叉时不受前面交叉处等待的最收稿日期:201501—2556R0ADCONSTRUCTIoNANDMACHINERY

7、大候车列队的干扰,最小间距应不小于150m_2。平面交叉设计应综合考虑交通组成、通行能力、交通组织等因素,根据相交道路的功能、各流向的高峰小时交通量,确定交叉口的设计速度、转弯半径,并考虑车辆组成、行人、自行车和交通管理方式等要(a)型式一求。同时,平面交叉的位置和设计应考虑人口车道的平纵线形和等级、交叉角、交通管理方式、排水设施、公共设施、用地范围、地域特点和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新建或改建平面交叉应对各种设计方案进行比较论证,综合比较工程费用、车辆(b)型式二延误、安全和运营费用以及驾驶员行为习惯等因素。在同一路段,交通工程设施和交通管理方式

8、应保证同一性和稳定性,给驾驶员提供足够的反应和判断时间]。2非渠化平面交叉非渠化平面交叉一般可分为加铺转交式交叉和加宽路口式交叉。非渠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