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654980
大小:8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13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复习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教案(专题复习)复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了解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感知近代中国人
2、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的艰辛历程。(2)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问题,加深对历史的理解。(3)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习前人敢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2)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加深对改革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重点与难点:重点:近代化的四次探索活动;难点:近代化的探索为什么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
3、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授课过程:导入:184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后,列强纷至沓来,中华民族陷入苦难和屈辱的深渊。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了,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一、知识梳理:学生朗读学案上的复习目标,并清楚本节课的主要复习内容,即中国近代化探索包括的主要历史事件: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本节内容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并互相检测过关。1、快速浏览学案,结合教材完成表格内容(能口述即可)并识记;2、通过学生互问互答进行检测;3、教师抽查、补充、
4、疏导。(一)洋务运动(二)教师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洋务运动”,完成学案上关于洋务运动的知识梳理表格。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代表人物中央是奕訢;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目的 维护清朝的统治口号 “自强”;求富”内容创办军事工业(列举);创办民用工业(列举);筹划海防;培养人才。 评价(性质)洋务运动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自救运动。(地位)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作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消极;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资本的侵略有一定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积极。
5、教师小结本部分内容,强调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学生速记洋务运动的评价,然后找三五个学生展示速记情况。活动一:思考讨论: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改变封建统治制度。(二)、戊戌变法根据学案上设计的戊戌变法表格,学生采用口述的方式,自主完成。序幕 公车上书(1895年)时间1898年6月——9月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主要内容政治: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机构,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经济:设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
6、发明等。文化:改科举,废八股,各地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军事:裁汰旧军,精练陆军,扩建海军。影响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三)、辛亥革命教师将本部分知识整理,用幻灯片展示,学生阅读,巩固记忆。幻灯片内容如下: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取得胜利(历史上称之为辛亥革命)。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
7、心。教师让学生总结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学生整理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完善答案。(四)、新文化运动学生在浏览课文的基础上,用学案设计的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相关问题,同位之间相互提问,目的是让全体学生都有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的机会。代表人物 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主阵地 《新青年》北京大学主要思潮 “民主”、“科学”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即四提倡四反对)。地位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作用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
8、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教师小结(板书)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派)(学习西方的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