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645598
大小:464.0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13
《同光体与桐城诗派关系探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明清近代诗文研究同光体与桐城诗派关系探论张煜(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上海200083)摘要:本文追溯了近代同光体诗派与有清一代桐城诗派的渊源与联系。以姚鼐为中心,梳理了桐城诗派的起源与理论核心,向前追溯到明末清初的钱澄之与乾隆时期的姚范,而姚鼐论诗最大的特点是熔铸唐宋,以文论诗。这种兼采唐宋的论诗特色,在他弟子方东树、梅曾亮身上亦多有体现。曾国藩是桐城派与宋诗派联系的一个重要关节,而曾门弟子中,吴汝纶思想开明,与同光体诗人多有交往。范当世一辈以及桐城派殿军姚永概等人的创作,则可证在晚清民国文化转型的
2、易代之际,同光派与桐城诗派所要面对的相同文化运命,他们实属同一阵营。关键词:同光体;桐城诗派;姚鼐;曾国藩;姚永概作者简介:张煜(1971—),男,江苏无锡人,文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佛教与中国文学、近代诗歌研究。基金项目:上海教委科研创新项目(2013)“同光体诗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中图分类号:I22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403(2015)02-0128-08收稿日期:2014-12-16钱锺书先生《谈艺录》云:“桐城亦有诗派,澄之(1612—1693),
3、晚号田间老人,安徽桐城人,[1]145其端自姚南箐范发之。”关于桐城诗派,更有明末爱国志士。其论诗从七子入手,推崇杜甫,论者将其渊源追溯至明末清初遗民钱澄之和方性情、学问并重。《田间文集》卷十四《文灯岩诗[2]文。而其流衍,则直至晚清民国,与同光体发集序》云:“诗之为道,本诸性情,非学问之事也。[3]256生交集。桐城派论诗虽然与同光体有所不同,但然非博学深思,穷理达变者,不可以语诗。”在文化立场上,比起诗界革命、南社这些诗派,他认为:“夫诗之为教,非徒以流连光景、愉悦志无疑要更为接近。道、咸宋诗派全盛时
4、,与桐城气已也,类皆贤人君子不得志于时之所为:或忧诗派亦多有交集。本文即欲探讨同光体与桐城派在国家,或事属天伦,中有不便于深言者,因托在世变之纪有哪些可以互相声援的共通文化观之歌咏以见志,庶几闻之者因以感发兴起而不敢[3]259念,他们的交游以及在诗歌理论、创作方面的异为非,于是乎始贵有诗。”而杜甫诗歌指陈慷同与得失。慨,眷怀宗国,正是他取法的宗师。他论诗又提倡气韵、神悟,如《论诗示石生汉昭赵生又彬》云:一、兼采唐宋:桐城派早期的诗学取向“有才人之才,有诗人之才;有学人之学,有诗人桐城派的先驱人物中,钱澄
5、之尤擅诗名。钱之学。才人之才在声光,诗人之才在气韵;学人··同光体与桐城诗派关系探论[5]卷三之学以淹雅,诗人之学以神悟。声光可见也,气华之巍峨,非部娄之可及也。韵不可见也;淹雅可学也,神悟不可学也。是故又若《王天孚诗序》:“余读其诗,稽其平生之履[3]卷二十六诗人者,不惟有别才,抑有别学。”作为桐迹:入巴蜀,探峨眉,下三峡;走金陵,泛秦淮,城派的先导,钱澄之无论是诗风还是文风,对后涉桃叶之渡;至于燕京,上黄金台,睹宫阙之宏来桐城派的姚鼐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壮。挈箧担囊,重茧而累蹠,计其所经行不啻
6、万[5]卷二乾隆间科举进士及第的姚范(1702—1771),里,则其胸中之所有称是可知。”刘大櫆论诗,[7]为姚鼐伯父,被钱锺书先生直接视为桐城诗派的多有与论文相通之处,桐城后学多受其沾溉。发端。其论诗主张,如《援鹑堂笔记》卷四十称颂桐城诗派早期的最具代表性人物当然还数山谷:“以惊创为奇,其神兀傲,其气崛奇。玄思姚鼐(1731—1815)。有关姚鼐诗论的研究有很[8]瑰句,排斥冥筌,自得意表。玩诵之久,有一切厨多,笔者以为最大特色应是熔铸唐宋。他一方[4]82馔腥蝼而不可食之意。”同书卷四十四“文艺面推尊
7、杜诗,如《敦拙堂诗集序》云:“自秦、汉谈史”称赞杜甫:“尝谓子美之诗,如诸天共宝器以降,文士得《三百》之义者,莫如杜子美。子美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世之学者,概未诣彻,之诗,其才天纵,而致学精思,与之并至,故为[9]卷四失于多歧,矜云得髓。往往执迷为悟,鄙夷一切,古今诗人之冠。”但同时又不只囿于学唐,[4]114不知皆眼识之空花,意根之尘妄也。”又批评如《荷塘诗集序》:“古之善为诗者,不自命为诗同时代诗家:“《大雅》不作,诗道沦芜。归愚以人者也。其胸中所蓄,高矣、广矣,远矣,而偶发帖括之余,研究《风》《
8、雅》。自汉、魏以及胜国篇之于诗,则诗与之为高广且远焉,故曰善为诗也。章,悉所甄录。其生平门径,依傍渔洋,而于有明曹子建、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韩退之、苏子诸公及本朝竹垞之流,绪言余论,皆上下采获。瞻、黄鲁直之伦,忠义之气,高亮之节,道德之[4]115然徒资探讨,殊鲜契悟。”养,经济天下之才,舍而仅谓之一诗人耳,此数[9]50姚范与桐城派三祖之一的刘大櫆(1697—君子岂所甘哉?”毫无疑问,这里列出了姚1780)交往甚密。姚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