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与桐城文派关系之探讨

《古文观止》与桐城文派关系之探讨

ID:13730701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4

《古文观止》与桐城文派关系之探讨_第1页
《古文观止》与桐城文派关系之探讨_第2页
《古文观止》与桐城文派关系之探讨_第3页
《古文观止》与桐城文派关系之探讨_第4页
《古文观止》与桐城文派关系之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文观止》与桐城文派关系之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古文观止》与桐城文派关系之探讨  摘要:《古文观止》为我国流传最广的古代散文选本。其与清初的桐城派的古文观有着莫大的相似性。通过考察方苞的《古文约选》和姚鼐的《古文辞类纂》,对《古文观止》与后两种选本进行简单的比较可以论断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承继关系。  关键词:古文观止;桐城派;继承关系  中图分类号:I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2-0161-02  清康熙三十四年甲戍(1695年),会稽吴楚材、吴调侯叔侄编选了一部后世家弦户诵的散文选本,题日《古文观止》。中国散文源远流长,而古文选本更是不胜枚

2、举,各个朝代也都有代表性的散文选本的集子,清代以前的就有《文选》、《文苑英华》、《唐文粹》、《古文苑》、《宋文鉴》、《古文关键》、《崇古文诀》、《文章正宗》、《唐宋八大家文钞》、《元文类》,《明文衡》等。到了清代,更是散文选本集大成的时期,出现了《古文赏音》、《古文析义》、《古文渊鉴》、《古文约选》、《古文雅正》,《古文眉诠》、《古文翼》、《古文辞类纂》等清朝选本。所以说:“《古文观止》的产生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它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之前优秀选本和同时代古文选本的影响。”我们将《古文观止》放在散文横坐标上看,其后又出现了两部散

3、文选本著作,即桐城派方苞的《古文约选》和姚鼐所编的《古文辞类纂》。这两部书是他们为了阐述各自所提出的桐城派理论而编选的。它们紧随《古文观止》之后问世,这之间又会有什么关系呢?笔者将从两个方面来对其关系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古文观止》中的评注与桐城文论的关系  方苞和姚鼐都是桐城理论的集大成者,他们极力维护和发展桐城家法,方苞以“义法”为核心,不断扩大其古文理论的影响力,使这一理论成为桐城文论的基础。而姚鼐一方面以考据如文的积极姿态应变时势,一方面又将方苞的“义、法”两要素扩充为义理、考据、辞章三要素,于三者统一中又突出了文辞艺术

4、要素的重要。他们之所以能保持其古文正宗的地位,与其坚持“文章”本位且顺应当时盛行的“醇雅”文风而又灵活变化的态度是分不开的。从很大程度上说,桐城派继承了唐宋古文家的古文观,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了自己的理论贡献。  “春秋之制义法,自太史公发之。而后深于文者亦具焉。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义以为经而法为之,然后为成体之文”(《又书(货殖传)》后)。  从上可知,方苞对“义法”所作的解释是“言有物”、“言有序”。王运熙,顾易生认为其“义”或“法”都是作者对事物的认识与判断。我们再看《古文观止》中的评点――

5、《柳宗元集》(卷九)《捕蛇者说》夹批:“情态曲尽,而一段无聊之意,溢于言表。”《欧阳修集》(卷十)《泷岗阡表》总评:“语语入情,只觉动人悲感,增人涕泪。”夹批也有“描情真切”之句。《汉书?李陵答苏武书》总评:“文情感愤壮烈,几于动风雨而泣鬼神。”口坯有编者在《秋声赋》中评到:“草木无情,而人有情。无情者,尚有时而飘零,况有情者乎!”“末归于人之忧劳自少至老,犹物之受变自春而秋,凛乎悲秋之意溢于言表。”《前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托遗响于悲风。”“终无可奈何也,故借此意于悲风之中。”由此可知,二吴在要求文章在内容上是要有话可说,有

6、感可发的,并且能够显示出编者对人、事、物的认识以及看法。从这点来看,方苞的“义法”论倒是与其不谋而合。  另外,从《古文观止》的一些评注看来,吴氏叔侄在选文时也是非常注重所选文章的结构、遣词造句、文法的跌宕多变以及内在的立言之旨的。例如:在《战国策?唐雎说信陵君》中二吴评道:“文有宽而不懈者,其势急也;词有复而不板者,其气逸也。”韩愈《原道》夹批云:“起伏顿挫,如层峰叠岚。如惊波巨浪,自不觉其重复,盖句法善转换也。”《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批曰:“前幅设喻,中幅入正文,后幅再起一议……到底曲折,无一直笔。所见似悲戚,而文则荡逸可诵。”

7、《杂说》云:“写得婉委曲折,作六节转换,一句一转,一转一意,若无而有者,若绝而又生,变变奇奇,可谓笔端有神。”在《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夹批中,二吴论道:“字有多少,句有长短,文有反顺,起伏顿挫,如惊涛怒波。读者但见其精神,不觉其重叠,此章法、句法也。”苏轼《喜雨亭记》评语:“只就喜雨亭三字,分写、合写、倒写、顺写、虚写、实写,即小见大,以无化有,意思愈出而不穷,笔态轻举而荡漾。”可见,选者还是十分注重选文的词章和结构变化的。而在开篇《郑伯克段于鄢》,二吴在尾批中就拈出一个“孝”字:“左氏以纯孝赞考叔作结,寓慨良深。”在《周郑交质》中

8、拈出“信”、“礼”二字。在这些注评中,选者着重关注的是所选文章的内在精神内涵。而桐城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姚鼐又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以端正立言之旨,合于一定的伦理道德的行事准则,讲求儒家经义的学问,谈考据以充实作文内容。站在古文家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