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欧洲:跨文化对话研究概述

ID:366454

大小:155.2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07-29

中国与欧洲:跨文化对话研究概述_第1页
中国与欧洲:跨文化对话研究概述_第2页
中国与欧洲:跨文化对话研究概述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与欧洲:跨文化对话研究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与欧洲:跨文化对话研究概述赵晋(厦门大学人文学院)自2008春季以来,中欧关系进入紧张状态,严重事件此起彼伏。奥运会火炬在法国传递受阻;中国方面取消中欧领导人年度峰会;法国总统坚持会见达赖喇嘛;西欧媒体对新疆事件富有倾向性的报道。为什么看来与中国并没有根本利益冲突的欧洲会与中国发生如此激烈的冲突?中国和西方的分歧,从根本上来说是文化的而非政治的。这源于不同的宗教文化背景和互相不了解。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宗教文化,西方有强烈的优越感;西方既不了解中国的传统,也不了解现在的中国。对于许多富有天下主义和家国情怀的中国学者来说,批判性地学习西方现

2、代文明是一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从而继承其精华部分是也是当务之急。因此,开展中欧跨文化对话显得尤为重要。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不仅模糊了民族-国家的疆界,同时也模糊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界限,使得某一个特定的民族的认同变得多重,具体体现在文化上就更是呈现了一种文化认同的多极化和非单一化。在中欧社会间进行跨文化的对话,必须聚焦于对中西方核心价值观的梳理和考察双方不同的观念世界,借鉴人类学的方法,或是在文化比较中体会人类的心灵共通点,或是在文化对话中理解文化差异和差异的合理性。一、当今跨文化对话的紧迫性新阶段产生了跨文化对话的空前的紧迫性。乐黛云将具体

3、的表现归纳为以下四点:第一,时空巨变。第二,对世纪一百年经验的反思。第三,文化冲突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全球人类的未来。第四,哲学的转向。只有充分把握自己文化的特点,对之加以现代思想的创造性诠释,并增强对他种文化的理解和宽容,才能促成各民族文化的多元共存,相互对话沟通,形成全球性的文化多元格局。二、何为西方现代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西方学者一般认为,现代性等同于启蒙之后人对物质欲望的解放和合法性,或者意味着生产力的决定性发展。吉登斯强调,“断裂性”应该是研究现代性成长的路径。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在解构现代性时,追溯了《旧约》中西方特有的宇宙形成观。西

4、方现代文化的基本要素,诸如需求驱动和自我愉悦,在西方传统中被视为人的自由意志,并且在文艺复兴后变为理性选择。因此,西方现代文化已深深植根于它的文化传统。三、西方眼中的中国形象近年来,厦门大学周宁课题组一直关注“西方的中国形象”这一命题。他们认为,西方的中国形象是世界的中国“形象研究中的”首要问题,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西方的中国形象以某种文化霸权的方式影响着中国现代性身份的自我认同。二是西方的中国形象成为一种主宰叙事,影响着非西方国家地区的中国形象。世界的中国“形象”研究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区域之间中

5、国形象的跨文化流动及其知识与权力网络。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的中国形象恰恰是世界的中国“形象研究的”问题起点,跨文化的中国形象研究基本上属于观念史范畴,如果进入实践领域,它则关系到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资源与战略问题。跨文化的中国形象研究,研究对象是思“想”或“想象”,研究的问题却是当下国际文化与地缘政治战略的,如何使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与国家战略研究结合起来。跨文化形象学是个全新的领域,论题正待开辟,方法也在探索中。四、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文化审视绝不应该只来自外部,更应该有发自文化内部的自我审视。儒家的仁、义、忠、孝;道家强调的自由、容忍等,

6、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核。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的文化自觉首先是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因为文化自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文化自觉应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方向,也就是说从传统和创造的结合中去看待未来。多位学者通过对中华文化的梳理,提出了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念的多元一体的基本面貌。例如,与西方不同的多种思维方式:执两用中,一分为三;五行相生相克;反者道之“动”;“负”的思维方式;以民为本的儒家观念等。同时,有学者指出,中国现代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并不仅仅包括儒学和道学,也包括马克思主义、列宁主

7、义、毛泽东思想以及自由主义等等。为了更好的理解当代中国,我们应当综合考虑所有这些影响。五、如何重新认识和构建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中华文化的认同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儒学或道学的认同,而是一种受到西方文化影响并经过当代重新阐释了的新的多元认同。在现代语境下重新建构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第一,应从单一的认同走向多重认同,在不使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殖民和损害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全球化带给我们的更加开放的文化氛围,使得中国文化为世界上更多的人所了解。第二,走向一种超民族主义的文化认同,比较可取的策略应该是摈弃全球化话语中隐含的“帝国中心思”想,使其服务于中国语言

8、、文化和思想理论在全世界的普及和传播。王宁指出,在重建全球化时代的中华民族和文化认同中,经过后现代语境下重新建构的新儒学将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全球化的语境下重建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中国与欧洲:跨文化对话研究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与欧洲:跨文化对话研究概述赵晋(厦门大学人文学院)自2008春季以来,中欧关系进入紧张状态,严重事件此起彼伏。奥运会火炬在法国传递受阻;中国方面取消中欧领导人年度峰会;法国总统坚持会见达赖喇嘛;西欧媒体对新疆事件富有倾向性的报道。为什么看来与中国并没有根本利益冲突的欧洲会与中国发生如此激烈的冲突?中国和西方的分歧,从根本上来说是文化的而非政治的。这源于不同的宗教文化背景和互相不了解。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宗教文化,西方有强烈的优越感;西方既不了解中国的传统,也不了解现在的中国。对于许多富有天下主义和家国情怀的中国学者来说,批判性地学习西方现

2、代文明是一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从而继承其精华部分是也是当务之急。因此,开展中欧跨文化对话显得尤为重要。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不仅模糊了民族-国家的疆界,同时也模糊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界限,使得某一个特定的民族的认同变得多重,具体体现在文化上就更是呈现了一种文化认同的多极化和非单一化。在中欧社会间进行跨文化的对话,必须聚焦于对中西方核心价值观的梳理和考察双方不同的观念世界,借鉴人类学的方法,或是在文化比较中体会人类的心灵共通点,或是在文化对话中理解文化差异和差异的合理性。一、当今跨文化对话的紧迫性新阶段产生了跨文化对话的空前的紧迫性。乐黛云将具体

3、的表现归纳为以下四点:第一,时空巨变。第二,对世纪一百年经验的反思。第三,文化冲突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全球人类的未来。第四,哲学的转向。只有充分把握自己文化的特点,对之加以现代思想的创造性诠释,并增强对他种文化的理解和宽容,才能促成各民族文化的多元共存,相互对话沟通,形成全球性的文化多元格局。二、何为西方现代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西方学者一般认为,现代性等同于启蒙之后人对物质欲望的解放和合法性,或者意味着生产力的决定性发展。吉登斯强调,“断裂性”应该是研究现代性成长的路径。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在解构现代性时,追溯了《旧约》中西方特有的宇宙形成观。西

4、方现代文化的基本要素,诸如需求驱动和自我愉悦,在西方传统中被视为人的自由意志,并且在文艺复兴后变为理性选择。因此,西方现代文化已深深植根于它的文化传统。三、西方眼中的中国形象近年来,厦门大学周宁课题组一直关注“西方的中国形象”这一命题。他们认为,西方的中国形象是世界的中国“形象研究中的”首要问题,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西方的中国形象以某种文化霸权的方式影响着中国现代性身份的自我认同。二是西方的中国形象成为一种主宰叙事,影响着非西方国家地区的中国形象。世界的中国“形象”研究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区域之间中

5、国形象的跨文化流动及其知识与权力网络。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的中国形象恰恰是世界的中国“形象研究的”问题起点,跨文化的中国形象研究基本上属于观念史范畴,如果进入实践领域,它则关系到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资源与战略问题。跨文化的中国形象研究,研究对象是思“想”或“想象”,研究的问题却是当下国际文化与地缘政治战略的,如何使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与国家战略研究结合起来。跨文化形象学是个全新的领域,论题正待开辟,方法也在探索中。四、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文化审视绝不应该只来自外部,更应该有发自文化内部的自我审视。儒家的仁、义、忠、孝;道家强调的自由、容忍等,

6、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核。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的文化自觉首先是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因为文化自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文化自觉应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方向,也就是说从传统和创造的结合中去看待未来。多位学者通过对中华文化的梳理,提出了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念的多元一体的基本面貌。例如,与西方不同的多种思维方式:执两用中,一分为三;五行相生相克;反者道之“动”;“负”的思维方式;以民为本的儒家观念等。同时,有学者指出,中国现代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并不仅仅包括儒学和道学,也包括马克思主义、列宁主

7、义、毛泽东思想以及自由主义等等。为了更好的理解当代中国,我们应当综合考虑所有这些影响。五、如何重新认识和构建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中华文化的认同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儒学或道学的认同,而是一种受到西方文化影响并经过当代重新阐释了的新的多元认同。在现代语境下重新建构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第一,应从单一的认同走向多重认同,在不使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殖民和损害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全球化带给我们的更加开放的文化氛围,使得中国文化为世界上更多的人所了解。第二,走向一种超民族主义的文化认同,比较可取的策略应该是摈弃全球化话语中隐含的“帝国中心思”想,使其服务于中国语言

8、、文化和思想理论在全世界的普及和传播。王宁指出,在重建全球化时代的中华民族和文化认同中,经过后现代语境下重新建构的新儒学将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全球化的语境下重建这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