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性别身份流动性_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新视角

译者性别身份流动性_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新视角

ID:36637385

大小:245.4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3

译者性别身份流动性_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新视角_第1页
译者性别身份流动性_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新视角_第2页
译者性别身份流动性_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新视角_第3页
译者性别身份流动性_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新视角_第4页
译者性别身份流动性_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新视角_第5页
资源描述:

《译者性别身份流动性_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新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33卷第6期∃66∃JournalofPLAUniversityofForeignLanguages2010年11月译者性别身份流动性: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新视角12马悦,穆雷(1.西安文理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陕西西安710065;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420)摘要:笔者以双性同体翻译研究和社会性别身份流动性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译者性别身份流动性这一概念,对以往翻译研究中译者身份的静态判断提出了质疑。文章以!雪花和秘密的扇子∀的中译本为例,论述了译者性别身份流动性的含义,提出了出现流动性的条件,并指出这一研究视角对女性主义翻

2、译研究的启示。关键词:女性主义;译者性别身份流动性;女性文学翻译;双性同体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22X(2010)060066051.女性主义、双性同体与翻译的价值取向。女性主义者认识到女性之所以沦为第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女性主义运动二性,是因为女性没能掌握话语权。(穆雷,2008:聚焦于女性差异的两个方面。首先,它致力于以各7)作为语言的转换并涉及意义创造的翻译因此为种形式展现女性与男性的差异,说明造成这些差异女性主义所运用,逐渐发展成为女性主义翻译研的原因是人为的性别行为模式;其次,相比女性之究,包括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3、、女性主义翻译实践和间的差异,它更强调的是女性的共同经历以及一致女性主义翻译批评。女性主义翻译研究致力于消除性和团结性。(Flotow,2004:6)这场女性主义运动的翻译中的性别歧视,批判将女性和翻译置于社会和重要影响之一是促成当代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兴文学最底层的观点。然而,它也有自身的内在缺起,同时,它强调的上述两个方面也成为女性主义陷,被诟病最多的是有重构二元对立之嫌(Chamber翻译研究的重点。lain,2000:314-327),其过激的叛逆立场仿佛是父女性主义运动涉及方方面面,总的来说包括女权意识的女性主义诠释,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男性主义实践和女性主义

4、理论。女性主义实践是妇女性别对立的问题。因此有研究者提出,借用女性女为争取与男性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主义理论中双性同体的概念来修正女性主义翻译研的平等权利,将自身从父权制文化及制度的压迫和究的内在缺陷。从属地位中解放出来而进行的运动和斗争。而女双性同体(androgyny)的字面意义是指同性主义理论是致力于性别差异和不平等的根源、一身体具备雌雄两性的特征。在生物学上指同一个结果及解决途径的理论解说,以及期望给性别关系体身上表现为拥有雄性性器官和雌性性器官的混合带来深刻变化的社会与文化变革及重建工程的努物;在心理学上指同一个体既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力。

5、(吴小英,2000:5)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即强悍与温柔、#女性主义尽管流派众多,主张各不相同,甚至果断与细致兼备。在文学批评中,弗吉尼亚∃伍尔针锋相对,但各派女性主义理论有一个共同的目芙(VirginiaWoolf)最早提出双性同体的概念。她标,那就是消灭两性间的不平等(李银河,2005:认为,当人脑中男性力量和女性力量融洽合作时,36)。作家的创作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因为在脑子里女性主义运动的目标决定了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男女之间一定先要合作然后创作的艺术才能完成。收稿日期:2010-04-30基金项目:广东省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全球化背景下外

6、国语言文学研究子课题(GDUFS2111030);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翻译研究中的方法论(07JDXM74001)作者简介:1.马悦(1986-),女,陕西西安人,西安文理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助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学;2.穆雷(1957-),女,陕西西安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和翻译教学。第6期马悦,穆雷译者性别身份流动性: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新视角∃67∃(王还,2008:145)颠覆性,发展仍处于起步状态,因此受到了许多来双性同体概念的引入使女

7、性主义理论变得更加自主流学界的质疑。然而,关于人的社会性别身份多元化,但这里所说的双性同体侧重于女性的双流动性现象已得到了广大学者的认可,如王周生提性,不涉及男性。双性同体概念虽然修正了过激出,社会性别并非只有非男即女两种,经科学论的女性主义理论,但塞柯(Secor)认为,它是证,现存已知性别有7种之多,很多人的性别身份静止的完美映像,是永恒不变的,这个映像不能是模糊的、流动的。(2004:44)进入他/她者的身反映出历史的艰难进程(1974:164)。份使个体得以游走在生理性别之外,因为社会性双性同体翻译研究至今并未有统一的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