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亲情培养的儿童美术课程教学研究

面向亲情培养的儿童美术课程教学研究

ID:36611552

大小:4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2

面向亲情培养的儿童美术课程教学研究_第1页
面向亲情培养的儿童美术课程教学研究_第2页
面向亲情培养的儿童美术课程教学研究_第3页
面向亲情培养的儿童美术课程教学研究_第4页
面向亲情培养的儿童美术课程教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面向亲情培养的儿童美术课程教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儿童美术课程教学构建对亲情培养的影响研究面向亲情培养的学前儿童美术课程教学研究第一章绪论1.引言当代著名美国美术教育家爱斯纳指出:“美术教育研究就是指系统地利用学术手段回答与此一领域内密切相关的问题。这一论述作定义,足以容纳艺术教育研究领域内广泛的活动范围。令人注目的是,研究是作为一个利用学术手段回答问题的系统的努力尝试。因此,言外之意,研究活动是一种探究质询,一种进行发现的努力尝试。它不是努力进行说教,劝诱或说明教育领域内的人成为某一派别的忠实的信徒。它只是一种进行理解的努力尝试。”他还说:“任何一种

2、系统性的探究,包括道德、政治、历史及心理学领域内的,都适应于美术研究教育。值得注意的重要的一点是研究的独特性,它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研究显著的细心谨慎和分类特性。”作为一门学科,美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以培养人为目的,研究全面发展人的过程中基本规律,揭示美术教育中的特殊规律,论述培养美术教育人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21世纪是发展高科技及网络信息的时代,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程”,而美术基础教育是人类追求意义存在的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化素养但

3、是人们往往误会了美术基础教育的作用,大部分人认为只有计划考取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才需要进行美术基础教育,或认为艺术是处在高高的艺术殿堂中。常人是不可问津的。其实,美术基础教育应该是一种普及性、平民性的素质教育。亲情教育是素质教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任何学业成功都无法替代的.在学生时代尤为重要。同时.亲情教育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框架.它可以融入家庭、学校、亲朋好友等生动活泼的各种活动中.只要一个教育工作者关注学生的幸福和生命的完美.就能从中挖掘出亲情教育的因索、途径和方法。“人内心的和谐是人类自身成

4、熟的标志。许多教育家认识到,艺术教育,特别是健全的艺术教育,是带领人类走向真善美,是导致高尚的爱和人心和谐的一个有效途径,因而必须予以发展和普及。艺术活动和艺术教育有很多不同的动机和目的,但最终都会归结于爱。那是因为:爱一向是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2研究的出发点和意义2.1研究的出发点南京师范大学孔起英副教授提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包括三层含义。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满足学前儿童审美情感需要的教育。学前儿童喜欢涂涂画画,他们对儿童美术教育应为学前儿童提供情感沟通与满足的机会。②学前儿童美

5、术教育是—种创造教育,是以培养学前儿童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每个儿童都有美术创作的潜能。在儿童的美术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在成人看来既可笑又可爱的形象,如不合逻辑的构思、不合比例的造型、随意安排的空间构图等。这些都是儿童从自身经验出发,经过大胆想像而创造出来的。因此,儿童美术教育应当鼓励和指导儿童以自己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形成有个人特色的艺术表象,并通过大胆想像艺术地表现自己的体验。③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操作教育,是培养学前儿童手、眼、脑协调活动的操作教育,也是感受和创造美的过程。儿童需要手、眼

6、、脑的协调活动,他们需要用脑去想像、理解相加工审美意念,用语言表达感受,用手操作材料等。因此,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应当为儿童提供充分操作的机会。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这种新的观念要落实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之中,关键在于方法的革新和操作的优化上。孔起英副教授提出,在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儿童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的作用不在于给予儿童很多的美术知识,而在于为儿童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和充满情感色彩的审美环境,用启发性和艺术化的语言,帮助儿童通过自身的感知与体验,让儿童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用多种方式来获得审美

7、表象,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将我国学前儿童美术课程亲情培养问题的历史研究作为笔者研究生学习阶段的毕业论文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基于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人文思考早在三百年前,在著名的《大教学论》一书中,夸美纽斯就把六岁以前儿童的教育称作“早期教育”。他从人本主义的观点出发,认为人是自然的人,儿童时期等于春天,主张“教导的恰当次序应当从自然去借来”,从儿童时期开始。徐复观著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与2005年出版的《中国艺木精神》中提出”为人生而艺术,才是中国艺术的正统”;张学海2005年在深圳少儿美术论坛

8、上发表的《美术教育学》第3卷第三节中国美术教育发展中,论述了中国古代和近代的美术教育,他指出:我国的美术教育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美术教育就形成了以精神性为主旨的美术教育和以实用性主旨的美术教育,前者可成为“艺”的美术教育,后者可称为“技”的美术教育。为此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么一个问题?美术教育应该关注的是什么?是行为主义所强调的知识、技能还是认知派所关注的方法、情感?2.基于学前儿童美术课程在儿童美术教育中核心地位的思考中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